7月13日,全国海洋气象观测建设工作研讨会在青岛市召开。未来几年,气象部门将以海洋气象减灾防灾、海洋资源开发等国计民生的需求为牵引,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海洋气象服务,提高海洋气象综合服务能力。
此次会议由中国气象局综合观测司主办,气象探测中心承办。来自山东、青岛、广东、浙江、江苏、河北、辽宁、天津、福建、广西、海南等11个省(区、市)的气象专家出席了会议。与会专家集思广益,就海上观测系统建设现状和进展情况、海洋气象观测网发展规划以及海洋自动气象观测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等展开了讨论。专家表示,将在海洋探测系统选址、建设、维护、运行管理等方面加强交流与合作,在海洋气象综合系统建设、海洋气象探测需求等方面加强调研和相关科研工作。
据介绍,我国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海洋气象监测网,但基础相对薄弱。未来几年气象部门将更加关注海洋气象观测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的建设,以海洋气象减灾防灾、海洋资源开发等国计民生的需求为牵引,开展有针对性、有特色的海洋气象服务,提高海洋气象综合服务能力。
据悉,经过数十年的发展,中国气象局已开发了包括岸基站、天气雷达、浮标站、船舶站、海上石油平台自动观测站,以及气象卫星遥感等海洋气象监测试验和业务工作。目前,广东茂名博贺港建立了海洋气象观测平台,青岛市气象局投入使用两部浮标;另外,烟台、青岛、上海、江苏省(市)气象局也已分别建立了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林泽磊 李肖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