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上半年,福建省对台贸易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依然呈现持续增长的态势,出口6.44亿美元,同比增长8.95%,成为福建省外贸进出口的一大亮点。
福建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表示,国务院支持海西建设《意见》出台,福建省对台优势更加凸显,广大企业抓住机遇,在对台经贸往来中不断提升思路、突破重点,依托“五缘”优势,充分利用闽台产业的互补性,促进了福建省对台出口的增长。
上半年,福建省对台出口的特色之一,是传统商品出口迅猛增长,贸易互补性凸显。福建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和出口大省之一,纺织服装、鞋类、石材及其制品、箱包以及家具等产业链清晰,具有较强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但长期以来,福建省对台出口的商品主要以投资性产品为主,以投资带动贸易,传统优势商品对台出口规模偏小,制约了闽台贸易更广范围、更大规模的发展。两岸直接“三通”及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为福建省传统商品开展对台出口提供良好的发展机遇。为此,福建省把传统商品作为对台出口的重要突破点。上半年,传统产品对台出口增势喜人:服装出口3310万美元,同比增长13.93%;石材及其制品出口3682万美元,同比增长99.41%;水产品出口6270万美元,增加5倍以上。
传统商品虽然增长迅猛,但机电产品在福建省对台出口中的地位却没变。近年来,随着台资企业加快对福建省投资,闽台两岸产业对接趋势明显,尤其是在机械设备、汽车制造、光电、通讯器材等领域。福建省自台湾地区进口电子元器件、芯片、零部件等中间品,在福建省进行加工装配后或返销台湾,或出口到全球其他市场,产业区域分工协作较为紧密。今年以来,福建省继续把机电产品作为对台出口的主要商品,着力予以扶持。上半年,福建省机电产品对台出口3亿美元,占对台出口额的46.58%。
从企业类别来看,三资企业是福建省开拓台湾市场的“主力军”,今年上半年累计出口3.88亿美元,占比高达60.25%,这支主力军对台出口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与此同时,私营企业成为福建省对台出口新的生力军。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私营企业对台出口1.94亿美元,同比增长53.41%,占比达到30.12%。旧“主力”不断巩固,新力量不断壮大,福建省企业正纷纷把台湾作为重点拓展的市场。
省外经贸厅有关人士认为,当前发达国家经济放缓,给福建省外贸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全球市场纷纷出口下降的背景下,国务院出台支持海西建设《意见》,以及惠台政策不断出台的新形势下,福建省企业抓住机遇,把拓展对台贸易作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的一个重点,通过赴台参展、电子商务、双向采购等多种方式扩大对台湾的出口,福建商品在台湾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记者 赖文忠 通讯员 梁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