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下午,记者从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山西省作出用水战略和用水结构重大调整的决定,将大幅度降低提黄灌溉区电价与水价。每立方米水由现行的0.507元降到0.25元以下。
山西省沿黄地区地势高水位低,灌溉提水成本及水价较高,农民使用黄河水比用深井水每立方米需多掏0.048元,造成农民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导致提黄灌溉的工程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国家分配山西省黄河水使用量为43.1亿立方米,而山西目前黄河干流取用量不足4亿立方米,灌溉用水量仅2亿立方米左右。对此,山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7月22日,山西省政府第47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了由省水利厅与省物价局联合提出的 “关于对山西省使用地表水灌溉的大中型泵站灌溉电价水价实施政策扶持的建议”,同意通过降低灌溉电价、财政补贴、加强管理等措施降低泵站灌区灌溉水价。对使用黄河水、地表水实施农业灌溉的大中型泵站以及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核准的小型泵站,不分扬程高低统一执行每千瓦时0.06元的电价,享受优惠电价的泵站,其灌溉水的计费水价控制在每立方米0.25元以下。
据悉,泵站电价水价大幅度降低后,可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灌溉水价降低后,与现行灌区内机井水价每立方米0.459元相比,农民用黄河水每立方米平均由0.507元降到0.25元,每立方米水即可降低支出0.257元,降价幅度为50.69%。到2011年后,降低水价每年可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约2.8亿元。
实现规划用水目标后,每年可减轻农民水费负担约5亿元。据专家研究得出结论,运城市实施农业灌溉每1立方米水,可增产粮食1.5公斤,到2011年山西省灌溉水量达到11亿立方米后,按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0.5测算,可望增产粮食8.25亿公斤。粮食增产必然带来农民增收。按照小麦现行保护价每公斤1.54元测算,剔除灌溉成本后,可使农民年增收8.3亿元。实现规划目标20亿立方米后,可望增产粮食15亿公斤,可使农民年增收约15亿元。
为应对旱情,鼓励泵站多上水多浇地,山西省政府确定,由省物价局牵头,水利、财政、发改、电力等部门配合,尽快将灌溉电价水价调整到位。目前,省水利厅正与省物价局抓紧进行电价报批工作,待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即可实施。(记者 王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