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边疆钢铁大动脉的安全畅通
---乌鲁木齐铁路局特殊时期安全防范工作纪实
乌鲁木齐“7.5”事件发生后,乌鲁木齐铁路局坚决贯彻铁道部党组对确保铁路安全稳定提出的要求,全局党政工团各级组织和各族职工群众严阵以待,忠诚履责,在千里铁道线上,为确保铁路大动脉畅通、确保旅客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干部职工队伍稳定、确保安全生产平稳有序,筑起了一道钢铁长城。
决策:大局至上
7月5日20时左右,乌鲁木齐市发生打砸抢烧严重暴力犯罪事件。乌鲁木齐局党政主要领导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部署,果断决策,全局安全防范、全员迎战的态势迅速形成。
铁路局领导班子连夜召开会议,研究制定了领导干部分工包保、重点部位巡视检查等安全防范硬性措施。
铁路局当即成立应急指挥部,局长罗金保、局党委书记管亚林亲自挂帅,指派局班子成员立即深入包保重点地区和关键处所,昼夜盯控值守,超前决策指挥。
《局长3号令》迅速下发全局。各部门、各单位正职干部立即到岗应急值守;管内重点岗位、关键场所的巡视、检查和看守全面铺开;应急指挥、信息传递网络覆盖全局。
7月6日,铁道部政治部原副主任佟立军代表刘志军部长专程慰问乌鲁木齐局各族职工。随后,宋爱荣、尔肯江.吐拉洪、戴公兴、靳诺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领导也亲临现场检查慰问,激发了全局职工全力以赴抓好特殊时期安全防范工作的信心和斗志。
稳定压倒一切。短短4天时间,乌鲁木齐局先后3次召开全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传达上级领导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号召全局各族干部职工不信谣、不传谣、不歧视、不过激、不参与、不上当、不惊恐、不麻痹,坚守生产岗位,保证运输秩序,抓好安全防范,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维护和谐稳定的社会局面。
7月17日,这个局党政主要领导亲切慰问奋战在反恐维稳一线的公安民警。在铁道部有力支援下,乌鲁木齐局管内沿线建立了公安民警、护路民兵、巡防保安、治安联防员及治安光荣户5支力量组成的全天候、立体化的武装巡防机制,形成了强大的威慑力,营造了良好的治安氛围。
7月20日,这个局将各族干部职工的151.36万元捐款交给新疆慈善总会。乌鲁木齐车务段退休职工尼亚孜.吐鲁普委托女儿捐款5000元。他说:“党的好政策使我的4个儿女安居乐业。只有民族团结,我们的社会才会发展,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好。”
特殊时期,正是大局至上的决策,让全局各族职工群众的心紧紧连在一起,聚合成安全防范的磐石。
举措:执行有力
乌鲁木齐局安全防范的部署要求,转化为各单位、各部门严谨缜密的举措,演绎成不容懈怠、认真落实的执行力。
“7.5”事件发生第二天,乌鲁木齐工务机械段维吾尔族干部帕尔哈提.艾尼向段党委请缨,承担了为现场各族职工群众作宣讲的任务。一个星期时间,13场宣讲让170多名各族职工受到教育。库尔勒工务段各族职工群众心中日益深厚的民族情愫,得益于各级干部的艰辛付出。6名班子成员带领包保干部3天时间日夜兼程,共巡回宣讲了61场。
“7.5”事件以后,各单位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领会上级部署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反恐维稳各项措施,应急预案全面启动,应急队伍紧急投入护场巡防。重点车间、异地班组活跃着站段领导责任包保的身影。旅客列车、线路桥隧等重点部位、重点场所专项包保检查组,展开了专人值守、包保巡守、拉网式排查、职场清理的整体攻势。“日控制”“零报告”模式制度,将信息传递网络覆盖到路局、业务处室、站段和车间。
夜以继日的奋战,彰显了重点岗位各族干部职工的责任风范。乌鲁木齐局各主要客运站全面设立了物理隔离带,旅客列车、站前广场、售票大厅、候车大厅、进出站通道等人员密集场所实行24小时武装巡逻,“三品”检查不折不扣地落实“六个100%”措施……
“7.5”事件发生之际,正值暑运繁忙阶段,保证疆内各院校学生平安有序地返乡,牵挂着铁路各族干部职工的心。尤其是内地高中班学生安全返回新疆,受到铁道部、自治区领导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注。承担繁重任务的客运服务单位积极联系教育部门和各大院校,主动实施“送票到校”,合理分配学生票额,保证了特殊时期内地高中班学生的运输安全和服务需求。7月9日暑运第一个客流高峰期,乌鲁木齐站安全发送旅客23994人,仅学生专列就运送学生2557名。
坚守:无私无畏
“在特殊时期,我们铁路职工就是要坚守岗位,把自己的工作干好,这是对民族分裂分子罪恶行径最有力的回应。”各族干部职工的共同心声,升华成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情结,这种情结与责任紧紧连在一起。
“7.5”事件发生后,阿克苏工务段阿克苏桥梁车间接受桥梁看守任务的职工白天迎着高温和风沙,夜晚忍受蚊虫的叮咬,没有一个人退缩。阿克苏桥梁工区职工邓爱军的母亲被确诊为肺部肿瘤,由于人员紧张,他一直在岗位上坚守了23个昼夜,直到母亲病情加重,才请假赶回家中。巴楚桥梁工区合同工亚森.玉山正当妻子临近分娩时接到看守任务,看着妻子渴求的目光,他还是咬着牙奔赴岗位,直到妻子被推进手术室,他才匆匆赶到医院。
乌鲁木齐工务段六道湾巡养工区地处民族聚集地区。7月5日至7日,工区各族职工连续守候铁路大桥3个昼夜,维吾尔族职工马木提.克里木和祁俊德被蚊虫叮咬得全身是肿包,但他们一刻也没有脱离岗位。就是“7.5”事件的第二天,工区各族职工依然坚守在岗位,处理了7处病害,以实际行动保证着设备安全。
“7.5”事件后无法接收手机短信,乌鲁木齐机务段维吾尔族机车乘务员居力艾提.阿不都怕自己漏乘影响了行车秩序,主动跑到车间联系。他说:“好日子来之不易,民族分裂分子越是搞破坏,我们越要干好工作,因为各民族需要的是安定的生活。”
乌鲁木齐客运段京四组刚刚退乘的维吾尔族列车乘务员阿依古丽.赛买提,得知京五组乘务人员缺员,顾不上回家,主动请缨补乘,她说:“我很小的时候爸爸就去世了,是党养大的我,还培养我上了大学,我要用行动回报党的恩情。”
7月9日,T53次旅客列车从无锡接上了236名内地高中班的维吾尔族学生。在短短44个小时里,这些孩子们被列车乘务员的特殊服务深深地感动。
乘务员杨秋芳有着丰富的客运服务经验。近两天的时间里,她时刻关心着孩子们的饮食起居,一有空就将多年来列车上发生的民族团结感人故事讲给孩子们听,鼓励大家多学知识,做民族团结的传播者。孩子们非常信任她,亲切地称她“阿妈”。4号车厢乘务员李锡昌得知学生克里木身体不适、阿丽娅严重晕车,赶紧从急救药箱中取出氧气袋让阿丽娅吸氧,并联系列车广播为克里木寻医问药,两个孩子很快就减轻了病痛。餐车主任蔡玉华为学生们精心准备了物美价廉的清真套餐,还不时为他们送去绿豆汤避暑降温。列车到达乌鲁木齐前,孩子们为列车乘务人员点播了歌曲《感恩的心》,将他们的心愿献给了付出真情关爱的叔叔阿姨们。(张家启 姜爱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