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在京召开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8月21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于2009年8月21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会议开幕式并做重要讲话。会议由中国卫生部主办,世界卫生组织、《柳叶刀》医学杂志为会议支持方。本次会议旨在探讨流感大流行的公共卫生政策和实施策略,分享全球流感防控经验和教训,为相关领域的科学家提供探讨和交流最新科研成果的平台。

    中国卫生部部长陈竺等9个国家卫生部部长、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办公室地区主任申英秀、港澳代表、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各成员单位代表等出席会议。共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900多名流感防控领域科学家代表等参加会议。

    陈竺在会上指出,综合考虑人口、经济和医疗资源等方面的国情特点,中国在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的任务十分艰巨,正因如此,中国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了严格和有效的一系列综合性防控措施。这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发生后,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从保护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经济正常运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出发,以“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为防控原则,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各项防控工作,并将“内防扩散和外堵输入相结合”的防控策略贯穿始终。

    陈竺介绍了中国应对甲型H1N1流感措施:

    一是成立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中国政府在WHO通报疫情后,迅速成立了由卫生部牵头、33个部门参与的应对甲型H1N1流感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在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中,中国政府始终坚持科学防控,每一项重要的防控策略和措施都是基于对疫情和防控形势的动态分析,基于专家们的广泛、深入论证,并由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决策,重大事项上报国务院决策。

    二是采取严格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由于此次甲型H1N1流感疫情始发于国外,因此中国政府在疫情发生初期采取了极为严格的口岸出入境检验检疫措施,采取登机检疫、体温检测、健康申报等工作,并对密切接触者实行严格的隔离医学观察。随着疫情的不断变化,目前已不再实行登机检疫,其他相关的措施也做了相应的调整。

    三是加强对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为有效防止疫情传播和蔓延,卫生部门在对病例实行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的同时,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

    四是加强监测和报告。中国内地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完善流感监测网络,提高监测水平,动态监测全国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变化,并加强流感样病例监测。

    五是不断调整和完善病例诊断和治疗。随着对疾病认识的不断深入,病例诊断和治疗相应的措施也在不断地调整和完善,已从原来所有确诊病例在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治疗改为重症病例及高危人群集中收治,轻症病例可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确保合理利用现有的医疗资源,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在治疗方面,中国还积极发挥中医药的作用,根据不同患病个体的反应状态进行辨证论治。

    六是为加快疫苗研发。中国紧急启动10家季节性流感疫苗生产企业开展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研发工作;国家药监局对疫苗实施快速审批程序;有关部门组织制定了临床试验方案。目前,中国内地具备了一定生产能力,2009年底,预计企业产量可以满足中国5%人口需求。

    同时,在抗病毒药品方面启动了应急储备程序。加强风险沟通,通过新闻发布会、卫生部网站等及时发布疫情信息和防控工作进展,通过12320咨询电话全天候接听防控咨询,为公众解疑释惑。加强健康促进,对医院、社区、学校等开展流感防治知识讲座等宣传活动,通过编发传播材料、播出公益广告和电视讲座、登载流感防治专栏、发送流感知识手机短信等途径提高公众对甲型H1N1流感的认识,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陈竺指出,中国政府始终坚持依法防控,在疫情发生初期就将甲型H1N1流感作为乙类传染病实行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同时纳入《国境卫生检疫法》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制定相关预案、方案和技术指南,科学指导防控工作。按照《国际卫生条例(2005)》有关规定,切实履行各项义务。根据疫情变化和防控工作进展,适时调整甲型H1N1流感的法定管理类别。卫生部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修订完善《国家流感大流行防控应急预案》,制定社区、学校、乡镇等重点场所防控工作方案和各种技术指南,规范和指导各项防控工作。

    中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综合性防控措施显著减少了病例数。截至目前,中国内地仅发现1例重症病例,没有发生死亡病例,没有出现社区水平疫情暴发。疫情未对社会经济发展造成大的冲击,社会生产和公众生活秩序正常,防控工作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和国际社会的认同。疫情的延缓为中国应对可能发生的更为严重的疫情、做好药品和疫苗的研发生产及储备等相关准备,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陈竺说,WHO和各国专家对全球疫情进行分析,指出甲型H1N1流感已经在全球广泛流行;病情仍属温和,尚未发现病毒基因发生突变。但不排除病毒发生基因突变,传播力、致病力增强的可能。中国人群对新病毒普遍易感,随着冬春季节的来临,中国进入季节性流感高峰期,甲型H1N1流感和季节性流感交织,发生大规模流行的风险显著上升。随着病例数的增加,耐药、重症、死亡病例将不可避免,疫情对社会经济发展可能产生的冲击不可低估。

    陈竺说,尽管在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前一阶段的防控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防控工作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提出几点倡议:一是各国在做好本国疫情防控的同时,应把履行防止疫情扩散的国际社会义务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应进一步加强全球流感大流行信息交流平台系统建设,及时分享疫情信息和防控经验。三是要进一步加强疫苗和新药研发合作,包括提供佐剂等高技术领域内的交流合作。四是要尽快研究制定病毒发生变异、毒力增强后的应对策略和措施。五是支援发展中国家流感大流行应对能力建设。六是各国应密切合作,彼此尊重不同国情,协调疫情防控行动。

 

陈竺部长会见南非卫生部部长莫索阿勒迪

    2009年8月21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会见了来京参加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的南非卫生部部长阿隆·莫索阿勒迪 (Mr. Aaron Motsoaledi)一行。

    两国卫生部长积极评价了中南友谊及卫生合作成果,各自介绍了两国甲型H1N1流感防控情况,表示愿进一步落实两国政府关于公共卫生和医学科学谅解备忘录,在疫苗生产、远程医疗、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加强合作和分享经验,扩大双边卫生人员交流互访,共同努力增进两国人民健康。

陈竺部长会见韩国保健福祉家庭部部长全在姬

    2009年8月21日下午,卫生部部长陈竺会见了来京参加的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的韩国保健福祉家庭部部长全在姬 (Mrs. Jeon Jae-hee)。

    两国卫生部长高度评价中韩两国关系和两国卫生交流合作成果。双方就甲型H1N1流感疫苗研制、食品标准专家磋商机制的建立和高层互访等交换了意见,并表示将进一步加强双边合作和分享经验,为保障和促进两国人民健康共同努力。

    卫生部食品安全协调和监督局、应急办和国际司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谈。

    卫生部国际司、应急办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谈。

陈竺部长会见老挝卫生部长达拉洛

    2009年8月21日下午,卫生部长陈竺会见了来京参加甲型H1N1流感应对与准备国际科学研讨会的老挝卫生部长达拉洛(Ponmek Dalaloy)。

    陈竺表示,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形势,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地区防控合作。中老是山水相连的友好联邦,中方愿意进一步加强甲型H1N1流感防控等领域的卫生合作,并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和帮助。双方就甲型H1N1流感防控的个人防控装备、药物和疫苗生产和储备,以及大型体育赛事的卫生医疗保障工作进行了交流。

    卫生部国际司负责人参加了会谈。

 
 
 相关链接
· 世卫组织通报全球已有1799人死于甲型H1N1流感
· 北京市启动防范甲型H1N1流感疫情开学后传播工作
· 我国在全球率先完成甲型H1N1流感疫苗临床试验
· 卫生部紧急通知:加强扩大全国流感监测网络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