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主办,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承办,2009年6月1日在北京召开了“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营养支持与保障研讨会”。来自卫生部疾控局、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国务院妇儿工委、国家食物营养咨询委员会、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中国营养学会、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兰州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部门和单位的36位官员和专家参加了会议。卫生部疾控局孔灵芝副局长、国家粮食局调控司姚秀敏副司长、民政部国家减灾中心吴建安副主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David Hipgrave处长等领导到会并讲话。
会上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介绍了汶川地震后2008年9月和2009年4月分别开展的四川、陕西、甘肃地震灾区特殊人群的营养状况评估结果以及部分地震灾区儿童补充食用豆粉包评估效果,国家粮食局官员介绍了我国应急救灾粮食供应政策和运作机制,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官员介绍了国际应急救灾营养支持的经验和教训,最后会议代表对进一步做好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状态下的营养支持和保障工作进行广泛讨论和提出建议。
会议建议,应高度重视突发事件状态下的营养支持与保障,建立系统的突发事件营养支持与保障体系,制定和完善我国突发事件状态下的营养支持与保障的法律法规,制定和完善国家救灾粮食、食品贮备政策、完善贮备机制:科学设计储备的结构和种类,针对突发事件不同阶段和同人群的特点,保障灾害发生时居民紧急应对所需基本能量的同时,还要考虑到灾后对特殊人群的长期健康影响。除基本粮食储备外,储备一些具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强化食品和特殊人群需要的配方奶粉、营养包、营养补充剂等。
对于婴幼儿和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一般人群的应急救助供给措施不能满足其特殊的营养需要,应予以特殊的政策支持,以保障和满足他们的营养需要。建立和制定灾后特殊人群的营养状况评估和监测流程,以保证能及时评估和了解灾区脆弱人群的营养状况,有针对性地对灾区特殊人群进行营养改善干预和提供自救指导,预防大面积营养缺乏病和其他营养相关疾病的发生。
制定营养保障以及实施方案中涉及的相关标准。应提前研究和制订在应急状况下我国不同人群营养最低需要量标准,并根据营养需要量标准,计算出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指导做好应急储备和应急状态下食物营养需求的估算,向社会筹集资源。
统一指挥协调,多部门紧密协作。在政府统一指挥协调下,公布灾区所需食品、食物种类和数量,各部门、社会组织,根据各部门的职责和各行业优势,积极动员资源,统一配送、统一分发,提高救灾效率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