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马飚在玉林检查抗旱工作时强调,全力做好抗旱救灾工作,促进广西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农民持续增收。这事关经济全局,事关全区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上来,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树立“抗大旱、抗秋冬连旱”的思想,按照“保生活、保生产、保增收”的要求,全力组织开展抗旱工作,切实把抗旱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8月份以来,广西出现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江河来水量严重偏少,各地已经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部分地区旱情严重,并呈迅猛扩大发展态势。8月1日至9月5日,玉林市兴业县平均降雨量仅为142.9毫米,比多年同期平均少68.2毫米。9月5日统计,全县农作物受旱面积6.095万亩。目前高温天气仍然持续,全县山塘水库有效蓄水急速下降,部分小溪出现断流,旱情发展加速,抗旱形势严峻。
一大早,马飚匆匆驱车赶往兴业县,深入葵阳镇葵安村抗旱救灾第一线,了解旱情进展,慰问干部群众,研究抗旱工作。
稻田里,一片片泥土龟裂开缝。走进稻田,马飚蹲下身拔出一棵稻禾察看长势,抓一把泥土捏在手里了解墒情。在稻田边,马飚亲切地对村民梁文发说:“现在大旱,我们不放心,来了解抗旱情况,帮助大家解决问题。”他对村民们说,自治区已经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帮助大家抗旱,大家要有抗旱保丰收的信心,努力做到旱重地区少减产、旱轻地区保稳产、无旱地区多增产。
几天前,兴业县水利局给村里购置了抽水机,修好了三面光水渠,从附近的山塘引来了水,暂缓村民们的燃眉之急。马飚询问正在给菜地浇水的村民陈惠英:“放一亩水要交多少钱?柴油补助够不够?”“不用钱,县里给我们拨了款买柴油,买抽水机,现在就是担心没有水源。”陈惠英回答。马飚熟练地拿过塑料水管,和村民一起给菜地浇水。他叮嘱随同考察的玉林市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说,在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里,农业生产经不起涝,也经不起旱。目前,要积极抢修水毁渠道,疏通淤塞渠系,投入和维修一批抗旱机具,积极寻找水源,能引则引,能抽则抽,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水资源抗旱。
在考察中,马飚强调,各级各部门要把这次抗旱救灾作为当前一项紧迫任务,从稳定粮食生产和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重要意义,做好长期抗旱和抗大旱的思想准备,树立坚定信心,克服畏难情绪,进一步加强对抗旱减灾工作的领导。
马飚强调,要按照“保生活、保生产、保增收”的要求,抓好当前抗旱救灾工作。要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保障群众生活用水放在首位,尽快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防止出现饮水安全事故;要科学抗旱,讲求实效,通过采取保苗、改种和实行人工增雨等措施,全力实现保生产的目标;要把保增收作为广西抗旱救灾的目标来抓紧抓实,积极调整农业秋冬种结构,深入发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农民多渠道增加收入,减少和弥补旱灾给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造成的损失。
马飚强调,要切实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认真研究抗旱的对策,周密部署抗旱的各项工作。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各级干部和技术人员要身先士卒,深入抗旱救灾工作第一线,组织和动员群众积极投入抗旱;要组织抗旱工作组、抗旱服务队深入基层,帮助群众抗旱救灾;要进一步加强抗旱物资保障和经费落实,尽快下拨抗旱资金,把对农民的各项补贴发到户,搞好化肥、农药、农机等农业生产资料购销调剂,确保市场供应。
马飚强调,下一步要切实加强水利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继续抓住冬春有利时机大兴水利建设。农业发展的最大制约是基础设施,继续大力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提高农业抗旱能力的根本之策,要加强控制性水源工程和应急水源工程建设,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灌区配套改造,大力推进节水灌溉。
自治区政府秘书长王跃飞,玉林市和区直有关部门负责人等陪同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