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药创制工程”通过验收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09月17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2009年8月18日,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在北京组织专家对“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农药创制工程”进行了验收。

    “农药创制工程”重大项目的实施,提升了我国农药创制能力和水平,研究开发的115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良好农药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我国农药创制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12个取得农药临时登记的创制品种完成了产业化开发,创制品种实现销售收入3.1亿元,推广使用面积达7133万亩次,其中丁烯氟虫腈、烯肟菌酯以及烯肟菌胺3个创制品种的年销售额超过5000万元,丁烯氟虫腈和噻菌酮2个创制品种开始走出国门,参与国外农药市场竞争,实现了我国创制品种的历史性突破,是我国农药创制工作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建立了国内首个国家层面的农药创新化合物数据库,构建了农药创新化合物科学管理平台,提高了农药创制的过程管理能力和创制资源利用率;建立和完善了农药安全性评价良好实验室规范(简称GLP)技术支撑体系和管理平台体系,全面启动和积极有效推进了农药安全性评价GLP数据的国际互认工作;完成了吡啶碱等关键农药中间体和乙草胺等骨干农药品种的创新工艺和工程化关键技术开发,提升了农药行业的技术创新水平,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其中吡啶碱技术的成功开发对于打破跨国公司对国内吡啶类产品的垄断,促进我国杂环类农药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乙基氯化物绿色合成新技术成功开发,大大提高反应原子利用率,实现了清洁生产和资源综合利用,成为国内农药工业清洁生产工艺以及节能减排技术的开发和示范的典范。

    项目执行期间,新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172项,获得发明专利64项;制定给各类标准115项;共培养博士97人,硕士308人。

    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的实施该项目的实施有效促进了农药行业的技术进步,为农药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技术支撑,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项目组织管理规范,全面完成了项目所规定的研究内容和各项考核指标。 

 
 
 相关链接
· 我国可自主批量生产吡啶系列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
· 我国现在已基本杜绝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的生产
· 上海规范农药经营使用 农药残留实施双检
· 2009年农药企业原址更名名单(第二批)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