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央气象台9月17日消息,未来三天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农区将出现初霜冻,影响作物灌浆。9月以来,霜冻主要出现在我国牧区、林区和山区,主要农区无明显霜冻,热量条件对秋收作物灌浆成熟比较有利;仅黑龙江西北部、吉林东南部、山西北部、新疆东北部和西部等地局部农区出现轻霜(图1),对春玉米、大豆、一季稻等作物后期灌浆成熟以及棉花裂铃吐絮略有影响。
图1 2009年9月1日至17日出现霜冻的区域
截至目前,北方主要作物区已出现的霜冻时间与常年(图2)相比,为正常略偏晚。

图2 1971-2000年初霜冻平均出现日期
目前东北地区中北部水稻、玉米等作物生育进程普遍偏晚,其中水稻偏晚较多,吉林、黑龙江水稻偏晚3~7天,作物长势一般;新疆北部棉花生育进程偏晚,部分地区已发生延迟性冷害,后期易遭受低温、霜冻危害。
预计未来三天,受冷空气影响,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农区将出现霜冻(图3~图5),对作物灌浆影响很大;内蒙古中西部、新疆东部和北部将出现霜冻(图4、图5),这些地区主要为牧区,仅部分地区的农作物将遭受霜冻影响。

图3 北方地区2009年9月17日14时至18日14时低温霜冻预报

图4 北方地区2009年9月18日14时至19日14时低温霜冻预报

图5 北方地区2009年9月19日14时至20日14时低温霜冻预报
中央气象台建议:
1.东北地区中北部、内蒙古等地要继续采取有效措施防御低温和霜冻,促进玉米、大豆、水稻等作物充分灌浆和正常成熟。
2.新疆棉区要加强棉田后期管理,特别是对于前期气温偏低的棉区,要采取促早熟等措施,促进棉花正常裂铃吐絮;同时,应及时采收霜前花,提高棉花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