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记者从农业部在湖北宜昌召开的全国测土配方施肥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暨秋冬种工作部署会议上获悉,农业部从2005年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到2008年底全国累计减少不合理施肥160万吨,相当于节约煤炭500多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0多万吨、硝酸盐流失700多万吨。

据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胡元坤介绍,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四年来,项目县(场)从2005年200个增加到今年的2498个,基本覆盖了所有县级农业行政区,实现了由试点向全面推进的重大转变。今年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将在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的基础上向果树、蔬菜等经济作物和园艺作物拓展,推广面积将达10亿亩,预计将有1.5亿农户从中直接受益。
据了解,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实施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累计采集土壤样品855.7万个、植株样品46.6万个,分析养分5856.5万项次,建立示范样板9.4万个,示范面积8763.9万亩,发放施肥建议卡2.41亿份,全国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9亿亩,免费为1.2亿农户提供了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参与测土配方施肥的企业达700多家,配方肥施用量1632万吨。同时,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完成了288个项目县的耕地地力评价工作。
随着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不断深入,被越来越多的农民所接受,并显示出可观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实践证明,测土配方施肥与农民习惯施肥相比,粮食作物一般增产6-10%,亩节本增效达到30元以上;经济作物增产增收效果更为明显,亩节本增效在80元以上。
目前,秋冬种生产即将由北向南全面展开。会议要求,各地在推进测土配方施肥过程中,重点要抓管理,抓基础、抓建设、抓服务。通过组织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补贴和土壤有机质提升等项目,突出抓好秋冬种的土肥水技术推广工作。一要加强肥料供需情况调度。各地要按照农业部统一部署,组织开展肥料供求情况调查,及时上报、发布肥料供求信息,引导广大肥料企业加强化肥生产、调度和储备,确保地区之间肥料供求基本平衡,满足秋冬种生产用肥需要,并为明年春耕用肥奠定基础。二要加强田间肥水管理。各地要加强土壤墒情监测,及时掌握土壤墒情,根据墒情苗情指导农民搞好田间肥水管理;要抓好秸秆还田、冬季绿肥生产和农家肥积造工作,做到用地养地相结合;要引导广大农民因地制宜开展深耕深松和保护性耕作,为明年春耕生产做好土壤保墒、地力培肥等方面的准备。三要加强技术指导服务。各地要结合实际,抓紧制定本地区秋冬种科学施肥指导意见,科学确定秋冬作物的施肥种类、施肥时期、施用数量和施用方法,并及时指导到乡、到村、到户;要迅速组织开展“秋冬种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服务月”活动,专家和技术人员要进村入户,开展科学施肥技术培训和指导服务,帮助农民选好肥、施好肥,并为明年春耕生产提前做好技术准备。四要加强监督管理。各地要根据今年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实施方案,督导各项目县根据技术规范要求,及时开展秋季取土化验工作,并安排好秋冬种田间试验示范,特别要加强测土配方施肥与粮棉油高产创建及园艺作物标准园地建设相结合,做到高产创建示范片和标准园地百分之百实施测土配方施肥;要加强配方肥质量监管,督促定点肥料生产企业按方生产,努力扩大配方肥生产供应,确保农民用上货真价实的放心肥。五要加强宣传培训。各地要采用标语、年画、挂历、墙报等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并积极争取媒体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科学施肥知识,提高农民科学施肥意识,努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社会影响力,让全社会了解支持测土配方施肥,掀起秋冬种测土配方施肥热潮。(梁宝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