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和政府牵挂着你们 人民群众忘不了你们
——徐光春赴信阳看望慰问老红军老战士和困难群众、基层干部纪行

9月26日一大早,河南省委书记徐光春便来到信阳市第一干休所老红军刘伯华家中,亲切看望、慰问生活在革命老区的老红军战士,以表达党和政府对老红军战士的崇敬、关爱之情。(记者 陈伟 摄)
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就要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佳节也要到了,为新中国成立作出重要贡献的老红军老战士生活怎样,一些受灾地区的群众有何困难,长期在基层工作的村干部有何需求,省委书记徐光春十分挂念。
带着党和政府的关爱和温暖,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春拿出休息时间,9月26日一大早乘火车赶赴信阳,看望慰问生活在革命老区的老红军老战士、困难群众和基层干部。
省委常委、秘书长曹维新陪同慰问。
“老红军老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所作出的贡献”
一下火车,徐光春便直奔位于信阳第一干休所的老红军刘伯华家。刘老生于1919年,江西瑞金人,1934年参加革命,1936年入党,曾担任红一方面军少共国际师卫生员、八路军115师68团看护班长、新四军3师7旅卫生处所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到信阳地区卫生部门工作。一见到刘伯华,徐光春便紧紧握住他的手,关切地询问着刘老的身体状况、生活情况。
“徐书记百忙中还惦记着我们,不辞长途辛劳来看望我们,我们真的很感动啊!”刘伯华夫妇激动地说。
徐光春十分动情地说,“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大喜日子就要到了,这个时候,我们更加缅怀老红军老战士为新中国成立所作出的重要贡献。我们都十分喜欢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这首歌,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翻身当家做主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英勇战斗,没有你们的浴血奋战,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我们今天美好幸福的生活。”
坐在刘老家简朴的客厅中,徐光春与刘伯华夫妇一同感怀着红军长征的峥嵘岁月。“最多的一天走了240里路,打了三场仗,许多战友都牺牲了。他曾经四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刘伯华的老伴回忆说。徐光春崇敬地说,“老红军老战士冒着枪林弹雨,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人民政权的诞生,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吃水不忘挖井人,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所作出的贡献,我们要把对共产党的热爱转化到像你们这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老红军老革命老同志身上。在国庆60周年的前夕,今天我特意赶来看望你们,就是要代表省委、省政府表达对你们的崇敬之情、感激之情和关爱之情。希望你们保重身体,有什么困难要向组织上说,你们生活得好,我们就放心了!”
临行前,徐光春向刘伯华送上了慰问金和月饼、水果等慰问品。
徐光春还来到市民政局军休一所,看望慰问了张森林、郝春法等解放战争时期的老战士,来到154医院,看望了信阳军休所老红军任耀德,他对大家为新中国成立、为现代化建设、为传承革命传统所作出的贡献表示感谢,希望大家生活幸福,安度晚年。每到一处,徐光春都要详细询问有关负责同志对老红军、老战士的生活安排情况,殷殷叮嘱他们千方百计照顾好老红军、老战士的生活,确保他们衣食无忧,确保他们身体健康。81岁的老战士张森林紧紧握住徐光春的手说:“徐书记大老远来看我们,给我们送来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使我们这些老战士深深感到,我们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浴血奋战是值得的,是光荣的,党和政府没有把我们忘掉!”
“党和政府一定会切实负起责任,决不让一户受灾群众挨饿受冻。”
受春季旱情影响和灾害天气影响,我省部分地方出现了困难群众缺粮现象。据统计,信阳市浉河区今冬明春7878户、14834人缺粮,需救济口粮66.8万公斤。9月21日,看到浉河区近1.5万名困难群众缺粮的信息,徐光春立即批示给省政府有关领导,“已有几处报来因灾缺粮信息,省政府要统筹安排解决。”
快过节了,受灾群众生产生活怎样,都有哪些困难,徐书记十分牵挂。
沿着雨后泥泞崎岖的山村小道,徐光春走村串户访贫问苦、细问寒暖。
在东双河镇河湾村石明英老人家,徐光春与石明英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详细了解她家的生产生活情况、今年受灾情况。
石明英老人虽然已经93岁了,但依然精神矍铄、谈笑风生,她说,“在旧中国,俺们农民没有过过一天好日子。这60年来,特别是这些年来,俺们农民的日子真是天翻地覆,虽然今年受灾了,但有党和政府的关心,我们也不缺吃也不缺穿,感谢党和政府,我们才过上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徐光春称赞说,“老人家如此乐观开明知足,我们非常感动。你们放心,党和政府一定会切实负起责任,决不让一户受灾群众挨饿受冻。衷心祝愿老人家节日愉快,健康长寿。”
徐光春还先后看望慰问了李文学、王俊清等困难群众,给他们送上慰问金和节日礼品。慰问中,徐光春反复要求当地领导及各地党委、政府要对因灾致贫甚至吃粮困难的群众摸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决不让一户受灾群众挨饿受冻。
灾区的群众听说徐书记来看望大家,纷纷围过来,你一言我一语地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大家说,昨天晚上我们在电视上还看到徐书记在郑州开大会,要求干部们关心群众,今天一早徐书记就来到我们村里,徐书记挂念着我们,心里装着我们呢!
“村干部长年工作在最基层,非常辛苦,我今天来,一是来看看大家,二是想了解大家在基层工作的需求和感受,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哪些好的建议,怎样共同努力把新农村建设好!”
在浉河区五星办事处七里棚村部的大院内,一排竹椅子上坐着十几位应省委书记之邀而来的村干部,一张四方桌上摆放着村民们收获的稻谷、板栗、茶叶和莲藕,微风习习中,徐光春与大家围坐在一起,品尝丰收的喜悦,悉心倾听他们的所思所盼。
琵琶山村党总支书记、大学生村官徐启顺,七里棚村党支部书记左付海,车云山村党支部书记席本刚,双河村党支部书记王云飞先后发言,讲述这些年来农村的发展变化,畅谈他们在基层工作的感受。
听完大家的发言,徐光春深情地说,村是我们国家的最基层单位,肩负着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重任,工作非常重要,使命非常光荣,大家长年工作在最基层,非常辛苦,新中国成立60年来,广大基层干部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政府没有忘记在最基层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村支书。我今天来,一是来看看大家,二是想了解了解大家在基层工作有哪些感受、有哪些困难,对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有哪些好的建议,咱们怎样共同努力把新农村建设好。大家刚才谈得非常好,我代表省委、省政府向大家的辛勤工作、作出的重要贡献表示敬意和感谢。
徐光春同时指出,在喜迎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重要时刻,我们要多想想这两个问题,一个就是我们要抚今追昔、多想想新中国的来之不易,另一个就是多想想怎样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好,让人民过上更加富裕幸福的生活。
徐光春语重心长地说,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村级干部责任重大。借今天这个机会,我也向大家提出四点要求。第一,要把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实施好。发展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都对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出重要部署。从这些年的实践来看,信阳在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从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上都做了大量工作,你们要以此为契机,乘势而上,继续坚定不移地抓紧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新步伐。第二,要把维护稳定这个第一责任肩负好。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一定要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近年来,尽管我们在经济发展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也遇到很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大家一定要把维护稳定的重任切实放在心上,把维护稳定的重任切实担在肩上,扎扎实实建设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全省4万个村庄稳定了,河南社会大局稳定也就有了重要保证。第三,要把改善民生这个第一政绩创造好。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我们一定要牢记,发展是为了更好地改善民生。随着生产发展,村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是我们还要进一步搞好改善民生的工作,关心好困难群众、五保家庭、孤儿孤老孤残等困难群体的生活,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第四,要把加强党建这个第一使命完成好。十七届四中全会就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作出新的部署,把村党支部建设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更好带领广大群众勤劳致富,发展经济。希望你们这些工作在基层的干部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以推广“4+2”工作法为契机,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推进党内民主进程,把信阳农村建设得更加美好。
徐光春一番即席讲话,讲得这批村干部心里热乎乎的,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学习贯彻好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搞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把新农村建设好,不辜负书记的期望。
浓浓的关爱,殷殷的叮嘱,热烈的场面,饱含着省委书记与广大干部群众之间的深厚感情,明亮着信阳革命老区金秋的天空。
信阳市委书记王铁、市长郭瑞民,省委办公厅、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省委党史研究室的负责同志陪同看望慰问。(记者 平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