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从吉林省卫生厅获悉,吉林省将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落实到社区,加强监控防范,控制疫情蔓延。
当前,我国甲型H1N1流感疫情呈增速发展趋势,本土病例持续增多,聚集性疫情明显增加。据专家预测,秋冬季节,甲型H1N1流感在我国的“第二波”流行已经开始,社区发生疫情风险加大。吉林省地处东北,随着天气转冷,已先期进入流感高发期。为有效遏制社区甲型H1N1流感疫情扩散和蔓延,保障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省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下发通知,全面部署全省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
吉林省要求各地迅速建立起“政府主导,属地管理,群专结合,社会参与”的社区防控工作机制。各级政府加强社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组织领导,切实完善社区应对疫情措施。卫生部门、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居(村)民委员会明确职责。各县(市、区)政府要与所辖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签订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责任状。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按照“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的原则,充分发挥社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的“基础防线”作用,把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作为当前社区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抓紧抓好,进一步加强社区宣传教育活动,增强高危人群的自我防范意识和防病能力,积极采取六项综合防控措施,控制疫情蔓延。
各地、各部门要对社区防控工作进行分类指导、分阶段管理,确定具体防控目标和防控措施。突出加强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时段社区防控工作督导。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的原则,建立人员健康监测制度。街道办事处、乡镇政府要全面调查驻街(镇)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同时有计划地组织开展所辖区域医疗卫生资源评估,了解甲型H1N1流感防控能力,积极做好人员、技术、设施设备和物资保障工作。(记者 周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