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对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防御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要求贯彻落实好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做好防御热带风暴的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10月11日上午,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刘宁在国家防总指挥中心主持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传达贯彻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发展形势和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安排部署防御工作,并宣布启动国家防总防汛Ⅳ级应急响应。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等部局的有关负责同志和海南、广东、广西三省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珠江防总的负责同志参加了会商。
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11日10时位于海南省万宁市东偏南约432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上,中心风力8级,预计将于12日下午到13日上午在海南陵水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热带风暴“芭玛”有3个显著特点:一是路径怪异,风暴生成后曾原地回旋打转达5天之久,且两次登陆菲律宾;二是生命期长,预计将超过15天,接近一般台风生命期的3倍;三是强度变化大,鼎盛期最大风力达16级,两度登陆菲律宾后减弱至7级,后又再次加强为8级。10日夜间一度减弱为热带低压,11日凌晨又加强为热带风暴。此外,还具有外围降水量较大,内部云系聚散离合变化多,结构不对称,主体云系偏南,高低层环流错位,双台风效应显著等特点。
国家防总高度重视第17号热带风暴的防御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多次对防御工作提出要求,并作出安排部署。9月30日风暴生成初期,国家防总就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强化监测预报,加密会商,按照防台风预案及时落实有关防范措施。10月5日再次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区进一步做好防御准备工作。10月11日派出工作组紧急赶赴海南省,协助做好有关防御工作。防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风暴防御工作也分别做出了专门安排和部署,气象、海洋、水文等部门加强热带风暴的监测,及时对强风、暴雨、高潮、河道水情等做出预报,民政部门及早对热带风暴影响地区的救灾工作作出安排,交通运输部门强化了货船的避风管理和海上搜救工作,农业部门加强了渔船回港避风和海上养殖人员的转移。强热带风暴可能影响的省区也高度重视,提早开展了各项防御准备工作。
刘宁充分肯定了海南、广东、广西等省区防御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已开展的各项工作。海南省多次组织会商,派出5个工作组对各市县水库逐一检查,重点抓好船只回港避风和安全管理工作。广东省按照风暴正面袭击的情况加强防备,重点落实船只回港、城乡危险地带人员转移和雨洪资源利用等工作。广西自治区加强了防汛防台风值班,做好防强降雨、防暴潮巨浪、防山洪灾害的各项准备。
刘宁强调,当前我国虽已进入汛末,但防台风防秋汛的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切不可掉以轻心。从统计数据和历史经验来看,今后一段时间内仍然存在台风乃至超强台风登陆我国的可能,防台风工作绝不能放松,必须加强戒备。南海区域的台风路径和强度一贯多变,“芭玛”自生成后其强度、登陆地点和降雨范围等多次变化,防御难度大。此外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频繁遭受台风和暴雨袭击,部分地区重复受灾,人力物力消耗大,水利工程损毁严重,防御能力较弱。同时当前时值汛末,一些干部群众容易出现懈怠情绪,一些地方蓄水心切,可能存在侥幸心理。
刘宁要求,各有关地区要充分认识当前防汛防台风的不利因素,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保持清醒头脑和昂扬斗志,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抗洪精神,精心组织,科学调度,重点做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切实落实各项防台风责任制。相关地区和部门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细化工作措施,狠抓防台风预案和责任制的落实,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二、要切实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气象、海洋、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风暴动向和雨水情,滚动分析,实时预报。各地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
三、要切实全面加强防风避浪措施。重点做好出海作业船只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近海养殖人员和危险地区人员转移工作。对各类高空设施进行检查,及时排除隐患。
四、要切实强化群众转移避险工作。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台风防御工作的首位,开展拉网式排查。该转移的人员必须及时安全转移,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
五、要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科学调度。要加强各类水利工程的调度,确保工程安全,充分发挥其减灾效用。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充分利用雨洪资源,统筹做好蓄水抗旱工作。
六、要切实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重点落实危房校舍、简易工棚、低洼易涝地区和地下空间的防雨防潮措施。加强对城市基础设施和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安全检查。
七、要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切实加强监测巡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及时组织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认真落实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全力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
在国家防总防御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
异地视频会商会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秘书长、水利部副部长 刘 宁
(2009年10月11日)
同志们:
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在跌宕起伏之后,已逼近我国南部沿海。国务院副总理、国家防总总指挥回良玉对此高度重视,昨天作出重要批示:“望请密切监测其走向、风力和降雨强度,适时预报预警,高度注意防范强降雨引发的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防范城乡的积涝问题,在危险区相关海域作业及过往船只须及时回港避风,同时要抓住时机科学调度和利用好水资源。要进一步作出安排部署。”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要求贯彻落实好回良玉副总理的重要批示,做好防御热带风暴的各项工作,确保群众生命安全。
按照陈雷部长的要求,我们今天召开异地视频会商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回良玉副总理的批示精神,进一步分析研判第17号热带风暴发展形势和可能对我国造成的影响,安排部署防御工作。
刚才,中国气象局、国家海洋局和水利部水文局的同志分别汇报了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移动路径、登陆地点和可能带来的强风、暴雨、巨浪、高潮以及河道水情等预测预报情况,海南、广东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负责同志分别汇报了防御准备工作情况,民政部、交通运输部和农业部等相关部门对热带风暴“芭玛”的防御和救灾工作均做出了相应安排。
从会商情况看,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今日8时位于海南万宁东偏南460公里的南海北部海面,中心附近最大风力8级,未来将以每小时15公里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逐渐向海南东部到广东西南部一带沿海靠近,将于12日下午到13日上午在海南陵水到广东湛江一带沿海登陆,登陆前强度将略有加强。热带风暴经过的地区将有8~10级大风,海面将有5~8米的巨浪,海南东部和广东西部沿海将有大到暴雨。
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有三个显著特点:一是路径怪异。“芭玛”在西移至菲律宾北部海域后,原地回旋打转达5天之久,两次登陆菲律宾,路径极为怪异。二是生命期长。“芭玛”自9月29日生成,至今天已维持13天,预计生命期将超过15天,接近一般台风生命期的3倍。三是强度多变。“芭玛”鼎盛期最大风力达16级,两度登陆菲律宾后减弱至7级,然后再次加强为8级,昨天夜间一度减弱为热带低压,今天凌晨又加强为热带风暴。此外,外围降水量较大,内部云系聚散离合变化多,结构不对称,主体云系偏南,高低层环流错位,双台风效应显著,生命期极值强度强,也是“芭玛”的明显特点。
国家防总高度重视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防御工作。9月30日就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强化监测预报,加密会商,按照防台风预案及时落实有关防范措施。10月5日再次发出通知,要求有关省区做好防御准备工作。防总各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对风暴防御工作也分别做出了专门安排和部署。珠江防总及时启动了防台风 Ⅲ级应急响应,积极做好防御准备。
第17号热带风暴可能影响的省区高度关注其动向,提前开展了防御准备工作,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分管负责同志亲自指挥安排。海南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均作出指示,要求省三防办节日期间加强值守,密切监视,早做防御准备,省防指多次组织会商,派出5个工作组对各市县水库逐一检查,先后3次发出通知,及时启动应急响应,对防御工作作出具体安排,着力抓好船只回港避风和安全管理。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分别提出要求,省防指转发了国家防办发出的防御第17号热带风暴的通知,采取了5项落实措施加强防御工作,按照风暴正面袭击的情况加强防备,重点落实船只回港和城乡危险地带人员转移等各项措施,同时也做好了雨洪资源利用的各项准备工作。广西自治区加强了防汛防台风昼夜值班,密切监视风暴动向,做好防强降雨、防暴潮巨浪、防山洪灾害的各项准备。
目前,我国虽已进入汛末,但防台风防秋汛的形势仍不容乐观,切不可掉以轻心。一是仍然存在台风登陆的可能。据统计,建国以来,在10月10日以后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共计24个,其中强度最大的达到18级,防台风工作绝不能放松,必须加强戒备。二是从历史经验看,南海区域的台风路径和强度多变。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复杂变化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其强度、登陆地点和降雨范围等仍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不能排除再次发生路径、强弱变化的可能,防御难度大。三是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频繁遭受台风和暴雨袭击,部分地区重复受灾,人力物力消耗大,水利工程损毁严重,削弱了已有的防御能力。四是时值汛末,一些水库蓄水心切,一方面容易出现懈怠情绪,一方面存在侥幸心理。
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第17号热带风暴强度不大,且仍可能发生强弱变化,但据以往经验判断,无论如何,不管登陆与否,不管是热带风暴还是低压,一旦进入南海海域,对其产生的威胁影响就不能掉以轻心。其所经地区都将有大风和巨浪,对航行船只和海上作业造成较大影响,其诡异的变化更是弄不好就会措手不及。各有关地区要充分认识不利因素,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轻视观念,保持清醒头脑和昂扬斗志,发扬连续作战、不怕疲劳的抗洪精神,精心组织,科学调度,着力做好防御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各项工作。
现在我宣布,国家防总启动防汛Ⅳ级应急响应,并派出工作组协助地方加强防御工作,请有关省区和有关部门根据防汛防台风预案规定,启动相应等级的应急响应,全力做好各项防范工作。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切实落实各项防台风责任制。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汛末防台风工作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强化和落实各项责任制。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立即进入临战状态,按照防台风预案,把各项责任制落实到位。要继续坚持和发扬近年来防汛防台风的成功经验,狠抓预案落实,细化工作措施,真正做到领导到位、指挥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人员到位、准备到位,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第二,要切实做好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各级气象、海洋、水文部门要密切监视风暴动向和雨水情,加强监测力量,加密监测频次,及时对风力变化、影响范围以及海浪、风暴潮增水和江河来水情况作出滚动分析和实时预报,为科学部署防御工作提供信息支持。各地要因地制宜地利用各种渠道,及时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特别要保证海上、农村、山区等薄弱环节信息发布渠道畅通。
第三,要切实全面加强防风避浪措施。热带风暴带来的狂风大浪破坏力很大,要从海上、近海、陆上三个区域着手,全方位强化防风避浪措施。出海作业船只要及时回港避风,海上作业人员和近海养殖人员要全部上岸。要加强港内避风船只和海上养殖渔排的锚固,防止被风浪吹翻打坏。要对高空构筑物、广告牌、霓虹灯串挂等设施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发现隐患,及时采取措施消除。
第四,要切实强化群众转移避险工作。各地各部门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台风防御工作的首位,着力抓好海上作业人员和危险地区人员的转移与避险工作。要加强力量,对海上养殖渔排、进港避风船只、港口危险地带、低洼易涝地区、危旧工棚房屋、建筑工地等进行拉网式排查,该转移的人员必须及时安全转移,确保不留死角、不漏一人。要妥善安置好转移的群众,确保生活不受大的影响。
第五,要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科学调度。要加强江河湖库等水利工程的调度,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别是海南省大中型水库当前蓄水偏高,一定要科学调度,确保水库安全。病险水库、水电站和在建的各项水利工程要完善应急预案,确保不出大的问题。工程出险后要迅速抢护,及时撤离受威胁的群众。目前已进入后汛期,部分水库等防洪工程蓄水不足,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要科学调度,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适时拦蓄洪水,充分利用雨洪资源,为后期可能的抗旱储备水源。
第六,要切实抓好城市防洪排涝工作。要加强对危房校舍、简易工棚、旅游景点、低洼地区和地下空间的安全检查,落实防雨防潮措施。要加强对电力、交通、供水、供气等城市基础设施和排水管网、排涝泵站等设施的安全检查,落实城市防洪排涝预案。对发现的隐患和薄弱环节,要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排除险情,避免造成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
第七,要切实做好山洪灾害防御工作。近几年来,台风降雨引发山洪灾害致死人数占台风灾害总死亡人数的6成以上。因此,要切实加强对山洪灾害易发区的监测巡查,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并尽快组织危险区域群众安全转移,落实好早安排、早巡查、早发现、早预警、早转移、保安全的防御机制,尽量避免或减少人员伤亡。这一点尤其要高度重视,从国际国内已有经验看,造成人员集中伤亡的主要是山地灾害,我们必须吸取教训,严加防范,落实好各项防御措施。
同志们,今年台风登陆个数多、比例高,在各级党委、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挥部的精心指挥下,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战,前一阶段的台风防御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得到了国务院和国家防总领导的高度肯定。希望大家再接再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对防汛防台风工作进行全面督促检查,确保各项防范措施落实到位,最大限度地避免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夺取防御今年第17号热带风暴“芭玛”的全面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