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上海市鼓励公立医疗机构适度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0月17日   来源:文汇报

    10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国际医疗中心和上海医学会涉外医疗研究会(筹)共同主办“高端医疗服务与建设”专题国际研讨会。上海市卫生局局长徐建光介绍,尽管上海市医疗机构总量充足,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布局较合理,医疗资源配置水平较高,部分指标已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但是有规模、有影响的医疗机构不足500家,能开展高端医疗服务的医疗机构不到30家。上海市现阶段仍将鼓励公立医疗机构适度发展高端医疗服务。

    所谓高端医疗,既涵盖服务对象的高端性,也包括服务质量的高水平。与会专家表示,随着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进程的加速,打造一流高端医疗,应成为构建现代服务业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上海市卫生局的统计显示,2008年上海市共有各类各级医疗机构2723所,每千人床位数为7.03张,每千人拥有执业医师3.68人、注册护士3.51人。徐建光说,在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完善之时,市民将有更高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与此同时,外籍人士和国内高收入人群,对优质医疗服务的需求持续旺盛。高端医疗的市场容量将日渐增大。

    然而,申城的高端医疗供给与巨大的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去年,上海市19家中外合资医疗机构完成门急诊总人次27.3万,住院及手术人次1.2万,业务总收入为19.4亿元。目前,公立医院中,34家三级医院开设了特需门诊,核定设置2729张特需病床;50家二级医院开设特需门诊,55家设置了1522张特需病床。2008年业务总收入为19.8亿元。有关专家保守估计申城高端医疗市场需求在106亿元以上。“高端医疗还远未形成规模,发展水平可谓滞后。”

    专家认为,从硬实力来看,申城医疗的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00年至2004年,上海市SCI医学论文总数为6299篇,低于北京,更低于首尔、东京、波士顿等地;医学界的交流也欠活跃,2000年至2004年,上海市仅召开各类国际学术会议四次;商业保险这一环节,在上海市开展高端医疗的机构内还相当薄弱。从软实力来看,行政部门审批的效率过低、成本过高,限制了社会办医的规模;对引进外资进入高端医疗市场,缺乏有针对性的政策。至于引进外籍医务人员、配置大型医疗设备、开展专项技术等方面,更存在体制机制上的种种障碍。

    对于如何突破高端医疗的发展瓶颈,与会专家给出了许多建议,如可在适当保留公立医院的特需服务的同时,大力发展高端医疗机构。徐建光说,高端医疗属于消费产品,以市场提供为主,但政府的责任不能缺位。政府将主要在制定规划、审查标准以及监管三方面来引导。具体包括,政府将把高端医疗纳入医疗机构设置的总体规划,为其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对公立医院内的特需服务,政府将以优胜劣汰的竞争原则进行筛选;允许部分有条件的医疗机构,以技术入股的方式,与国外优秀医疗集团开展合作;通过完善以服务质量为核心的监管体系,实现申城高端医疗规范、有序、健康发展。(资深记者 陈青)

 
 
 相关链接
· 吉林省城乡医疗救助政策日益完善 水平明显提升
·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常务会听取深化医疗改革等工作
· 上海确定世博会定点医院 医疗救护网络初步建立
· 新医改后我国首个医疗服务对口支援工程在京启动
· “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专题”项目启动
· 加替沙星有严重不良反应 医疗机构和企业须警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