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内河集装箱化转运系统开通投运。24个装满生活垃圾的集装箱仅一个小时就吊装完毕,现场没有留下一点垃圾和污水,还闻不到异味。上海环境实业公司总经理梁超告诉记者,上海市区生活垃圾实现集运化转运,标志着上海迎世博市容环境又上了一个台阶。
长期以来,上海市区大部分生活垃圾均使用船只由水路转运。然而,处于散装状态的生活垃圾从源头收集、压缩中转、装船卸船直到进入填埋终端处置,一路散发的异味和跑冒滴漏造成的二次污染很难有效根治。三年前,在政府部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上海环境实业公司投入10亿元启动了集装箱化转运项目。
据悉,垃圾集运系统由60辆左右的短驳运输车、1500个集装箱、16条500吨级集装箱船组成。系统建设包括改建蕰藻浜、徐浦、老港3个码头及新建蕰藻浜、徐浦两个中转站等主体工程,于年底完成项目建设,世博会召开前实现全系统的集装化营运。日前,已按时间节点完成了3个装卸码头、2个中转压缩站工程。
在新的作业模式下,垃圾首先通过中转站压缩,体积减少三分之一后,装入集装箱运到码头,再运至填埋场处置。据梁超介绍,系统采用新装备、新工艺和新技术,不仅使环卫员工告别了脏、重、臭、累作业,还杜绝了垃圾运输途中的二次污染。与此相配套,老港垃圾处置基地周围,一条宽39米、长15公里的绿化林带也已完工。随着这些能吸附异味的树木日益茂盛,老港填埋场最终将成为一个环境清洁的生态园区。(记者 赵维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