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1年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步入了历史上最好最快的发展时期。为巩固成果,彻底改变民族地区教育落后状况,四川省拟从2011年起启动新一轮十年行动计划。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10月21日主持专题会对此进行研究。
2001年以来,中央和省里已累计投入61亿元用于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基本实现了由普及小学教育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历史性突破,办学条件显著改善,寄宿制教育快速发展,双语教学稳步发展,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持续开展,藏区“9+3”免费教育计划进展顺利。
与会者讨论认为,明年是本轮十年行动计划的最后一年,要及时总结经验,查找薄弱环节,既确保本轮计划圆满完成,也为新一轮计划的启动打好基础,提供经验。经过本轮计划的实施,四川省民族地区教育已具备进一步加快发展的条件,要紧紧抓住国家加快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机遇,再通过十年的艰苦努力,彻底改变民族地区教育的落后状况。
在听取了大家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等建议后,蒋巨峰总结指出,教育公平是重要的社会公平,是提高人口素质、促进民族地区更好更快发展的根本大计。要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巩固四川省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的成果,乘势而上,逐步提高民族地区教育水平,力争在2020年基本达到全省平均水平。四川省民族地区各县(市)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教育基础、群众教育观念等差异性很大,在确定新一轮十年行动计划目标时要坚持分类指导。十年行动计划要划分若干阶段,确立阶段性目标,逐一解决突出矛盾。民族地区各州、县政府是该计划的责任主体和工作实施主体,要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形成相应的工作机制。要强化资金保障尤其是州、县两级的资金保障,优化支出结构,加强资金监管,集中财力办大事。新的十年行动计划要承接原来的十年行动计划,并与国家关于教育发展的规划以及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与“十二五”规划相衔接。
蒋巨峰还就巩固民族地区教育“两基”成果、确定教育质量提升的量化标准、增强民族地区师资力量、加快发展寄宿制学校、因地制宜加强职业教育等问题与大家进行了探讨。
副省长黄彦蓉、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在会上发言。(记者谭江琦 江芸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