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商务部副部长:我国对非经贸8项举措已全面落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03日   来源:商务部网站

    11月2日,外交部就温家宝总理即将对埃及进行正式访问并出席中非合作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开幕式举行中外媒体吹风会。商务部副部长陈健在吹风会上介绍了中非经贸合作的有关情况,他表示,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中国提出的对非经贸8项举措已全面落实。

    陈健说,论坛北京峰会推动中非友好关系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双边经贸合作领域不断扩大,经济交往日益频繁,合作水平大幅提高。

    一、中非贸易快速增长。2008年达到1068亿美元,是2006年的2倍,2000年的10倍,提前两年实现温家宝总理在北京峰会上提出的“力争到2010年使中非贸易额达到1000亿美元”的目标。中方通过给予非洲最不发达国家部分输华产品免关税待遇、派出采购团等措施,促进非洲商品向中国的出口。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前3季度,中非贸易额同比下降,但降幅逐月减少。

    二、对非投资稳步发展。截至2008年底,中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到78亿美元。今年1月至9月,中国企业对非直接投资达8.75亿美元(非金融类),同比增长77.5%。据统计,中国在非设立企业近1600家,分布在农业、电信、能源、加工制造等诸多领域。

    三、基础设施领域合作富有成效。非洲国家得到了质量过硬的工程,有效降低了建设成本,加快了经济建设步伐,提高了自主发展能力。

    四、对非援助成果显著。50多年来,中国向非洲53个国家提供了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对非援助以非方需求为前提,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着眼于帮助非洲发展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生产、改善医疗和教育条件等民生项目,有力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迄今为止,中国已为非洲国家援建近900个项目,其中民生项目占半数以上。

    陈健强调,在论坛北京峰会上,胡锦涛主席代表中国政府宣布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的8项举措已全面落实。 中国实现了对非援助翻一番的目标,扩大零关税受惠商品范围举措全面实施,对非免债工作基本完成,中非发展基金已启动运营。一大批重要合作项目已竣工或正在实施,部分经贸合作区建设已初具规模,援建医院、疟疾防治中心、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农村学校等工作进展顺利,中国派赴非洲的青年志愿者和高级农业技术专家陆续到位。

    ——在基础设施和公共工程方面:中方提供的无偿援助、无息贷款、优惠贷款和优惠出口买方信贷,在非洲国家承担了近200个大型建设项目。

    ——在支持非洲减贫、改善民生方面:三年援助翻一番。中方援建的100所农村学校可解决3万名儿童就学,30所医疗将增加4000多个床位就医能力,疟疾防治合作涉及30多个国家、惠及上亿人。农业合作为非洲国家带去中国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作物品种。

    ——在转让技术、培养人才方面:三年来中方共为非洲国家举办660期官员和技术人员培训班,邀请16000人来华,并在非洲当地开展各类培训。

    ——在促进非洲经济发展方面:对外免关税受惠商品范围扩大,增加了非洲国家对华出口。中非发展基金参与投资的埃塞俄比亚玻璃厂填补了当地工业空白。在赞比亚、埃及、毛里求斯、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五国建设了6个经贸合作园区。其中赞比亚的经贸合作区初具规模,为当地创造就业6000人。

    为了支持非盟推进非洲一体化进程,中国为非盟援建的会议中心已动工。这将是一座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标志性建筑。

    陈健说,胡锦涛主席在今年年初访非期间表示,中方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继续增加对非援助、减免非洲国家债务,扩大对非贸易和投资、加强中非务实合作。中方将认真落实胡锦涛主席的有关承诺,在即将召开的论坛第四届部长级会议上推出对非务实合作新举措,进一步推动中非在农业和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和投资、医疗卫生等各个领域合作。相信这将进一步加强中非团结合作,以携手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实现共同发展。

 
 
 相关链接
· 陈德铭在广交会调研外贸形势 听取有关贸易汇报
· 商务部公告裁定对美欧等输华己二酸征收反倾销税
· 商务部10月30日附条件批准松下公司收购三洋公司
· 商务部发布2009年前三季度我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
· 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会见法经济工业和就业部部长
· 商务部:10月19日-25日全国商品市场总体运行平稳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