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城县发耳乡新联村,新生婴儿的父母都会得到一册精美的《发耳乡0-3岁早教档案》。这本科学规范的成长档案册由政府免费发送,父母们要将孩子有关生理发育、动作发展、语言发展、认知发展等成长的每个过程逐一记录,政府部门将跟踪指导他们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贵阳市花溪区孟关乡的不少年轻父母,愿意每周花10元钱去参加当地早教中心开展的亲子教育活动。如今在贵州不少县、区,乡村里的孩子也享有早教权利。
2006年以来,省人口计生委把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重要举措,高度重视,统筹规划,大力推进。2006-2008年的试点阶段,在贵阳市乌当区、小河区、遵义市红花岗区、安顺市西秀区、六盘水市钟山区、兴义市、都匀市、荔波县、凯里市、铜仁市、黔西县等11个试点县(市、区)启动实施工作。2009年初,第二批12个试点县(区)继续推进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
要让所有的城乡父母理解人口早教的重要意义,绝非易事。3年来,全省各试点县(市、区)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宣传折页、讲座、培训班、社区活动等多种形式,让科学育儿的观念深入民心。贵阳市乌当区东风镇、花溪区孟关乡、钟山区大河镇在农村开展人口早期教育,利用人口计生服务站和乡镇幼儿园,进行看护人培训和亲子教育,计生人员身背统一规范的早教访视包,进村入户送“教”上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钟山区大河镇的渡口村,村里自筹经费36万余元,修建了440平方米的家长学校和早教工作站,配有玩教具和书籍,全村100多位0-3岁婴幼儿家长都参加过一次以上的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村专干还对0-6个月的婴幼儿进行入户指导。在试点城市,安顺市人口计生指导所积极为准妈妈开办“孕妇沙龙”活动中心,为准妈妈搭建交流平台,并开设咨询热线,提供早教服务;凯里市开展家庭人口早期教育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由看护人员和早教指导员前往产妇家开展四送活动:送一句祝福、送一份礼物、送一次人口早期教育知识培训、送一次产后随访。
对省人口计生部门而言,早期教育是一个新课题。2006年,省人口计生委成立了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办公室和项目工作站。2007年下发了《贵州省人口早期教育和独生子女培养试点工作指南》,省人口计生委与贵阳幼儿师范学校联合建立“贵州省人口早期教育培训科学研究基地”,充分发挥贵阳幼师在培训、场地、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口早期教育人才。两年来,省人口计生委与贵阳幼师联合办班,培训学员250人,接待参观学习人员800多人,并积极参与指导各地人口早教的基地建设和人员培训。
据统计,2006年至今,全省人口计生系统共投入资金1131.9万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1246.5万元,在全省逐步形成以县人口计生技术服务站、人口计生妇幼保健院为依托的人口早教工作指导网络;以乡(镇)人口计生服务站、卫生院、学校、幼儿园、亲子园为基础的人口早教实施网络;以乡(镇、街道办)、村、社区为基础,一直延伸到家庭的人口早教管理服务网络。(记者 肖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