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委常委会11日召开会议,研究推动北京市山区沟域经济发展,听取关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市委书记刘淇主持会议。
沟域经济是指以山区自然沟域为单元,充分发掘沟域范围内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遗迹和产业资源基础,对山、水、林、田、路、村和产业发展进行整体科学规划,集成生态涵养、旅游观光、民俗欣赏、高新技术、文化创意、科普教育等产业内容,建成绿色生态、产业融合、高端高效、特色鲜明的沟域产业经济带,以达到服务首都发展和农民致富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
会议指出,发展沟域经济是发展绿色经济的重要内容,是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北京市山区落实功能定位、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走上文明小康之路的正确发展方向。经过几年发展,达到了提高山区农民收入水平、提高山区生态环境质量、提高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良好效果。
会议强调,发展沟域经济要坚持规划先行,参照发达国家山区发展规划的先进经验,结合北京实际,制定出高标准的规划方案,为沟域经济发展奠定高起点;要集成山区政策,将各部门在山区实施的小流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生态产业发展等工程向重点沟域安排聚集,形成建设合力,提高资金的投入效益;要盘活山区集体建设用地,在权属明晰、保护农民权益和集体经济利益的前提下,探索整合沟域内分散建设用地的途径,解决好产业发展的用地问题;不断提高沟域经济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进一步实现产业升级。
会议听取了关于北京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要求,各区县各部门在出台民生政策时要进一步健全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使民生普惠政策与计生基本国策相衔接,使计划生育家庭的利益得到保护;要积极推广顺义等区县的成功经验,在城市化进程中正确规划产业发展,提高本地人口就业率,减少对外来劳动力特别是低水平劳动力的需求,有效控制流动人口的无序增加;要努力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工作综合协调机制,使北京市人口规模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质继续提高、人口结构和分布更趋合理,同时积极开展对首都城市人口承载规模的研究,做到心中有底,科学管理,推动首都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记者汤一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