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蒋巨峰到攀枝花调研二滩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13日   来源:四川日报

    为服从国家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需要,四川省部分库区群众实施了搬迁安置,搬迁后,有的在生产生活中遇到一些特殊困难。四川省委、省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不断加大帮扶力度。继亲自组织实施对升钟库区、广安水淹区等地的连片扶贫开发后,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蒋巨峰11月11日至12日又前往攀枝花市,专题调研二滩库区移民后期扶持工作。

    二滩电站是四川省现已建成的最大水利工程,其水淹区涉及盐边、米易两县25个乡镇的106个村,搬迁安置和影响人口约6万人。两天里,蒋巨峰一行乘车、乘船、步行,深入走访了库区内生产条件最差、生活最为贫困的部分村落,当面听取库区干部群众对后期扶持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库区耕地资源有限,不少后靠搬迁的群众仅有旱地,还承担了退耕还林的任务。怎么找到持续增收门路,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每到一户人家,蒋巨峰都要和主人细算收入账。盐边县鳡鱼乡鳡鱼村的李武兵一家三口人,一年有移民补助1800元、农村低保收入1200元,退耕还林补贴2000元、少量林木和养殖收入2000元……年人均纯收入仅2000多元。去年,二滩水淹区农民人均纯收入2520元,约为攀枝花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一半,2800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怎么发展生产?蒋巨峰请库区群众畅所欲言。有的农户种了枇杷、芒果,但山上用水得不到保障;有的尝试养鱼,但技术不过关;还有的想打工,但没技术、没门路……蒋巨峰把其他库区、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思路和方法娓娓道来,启发大家的思维,探讨发展方向。

    蒋巨峰对随行的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当地干部说,加快库区发展,最核心的是破解老百姓增收难的问题。第一,可以因地制宜发展高效、特色、节水型种植业,请农业和林业专家一个区域一个区域地开展研究,立足市场和本地资源条件,提出建议。第二,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特色高效的养殖业。第三,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特别要加强对青年劳动力的培训,并组织一些企业定向招录。第四,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帮助群众解决技术难题。第五,提高组织化程度,通过组建专业合作社等方式,加强产购销衔接,促进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相对接。

    库区群众出行主要靠一条建设标准低、晴通雨阻的环湖路,个别分散的安置点还没有道路通行。蒋巨峰要求当地抓紧推进环湖路改建工程,确保工程质量和资金安全;交通部门要对库区村社道路和码头建设问题进行专门研究和规划,优先安排建设。针对部分群众用水难的问题,水利部门要开展专门研究和扶持,首先保障人畜饮水,并为发展生产提供必要的条件。针对库区人均耕地少的难题,国土资源部门要结合土地整理等工作,在不影响退耕还林的前提下,为群众提供更大的耕作空间。

    调研中,对个别村社和家庭遇到的上学难、就医难、用电贵等特殊困难,蒋巨峰也逐一研究了解决对策。他表示,为库区群众排忧解难、加快库区的发展,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对二滩库区情况进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省政府将与市县乡各级政府一道,研究专门的扶持方案,帮助库区群众逐步增加收入,不断提高生活水平。

    四川省政府秘书长于伟参加调研。

 
 
 相关链接
· 对口支援结下硕果——四川地震灾区重建所见所闻
· 四川将选调毕业生到基层 抗震救灾受表彰者加分
· 四川对“特殊党费”援建项目开展全面督促检查
· 四川:立足西部大开发 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