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两部门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将实行上限管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1月24日   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

    2009年11月1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通知全文如下: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

工信部联通 (2009)574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发展改革委、物价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为鼓励市场竞争,促进资费水平下降,结合当前逐渐成熟的电信市场情况,经征求各方面意见并认真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决定进一步放宽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的管理。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对固定本地电话业务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及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俗称“无线市话”或“小灵通”)业务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的资费水平实行上限管理。具体管理方式是:电信企业应当至少向用户提供一款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结构、计费单位相同,且上述资费均不高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方案。现行标准资费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时确定的固定本地电话的基本月租费、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及现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的基本月租费、本地网通话费的标准资费。同时,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其他资费方案,自主确定资费结构、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

    二、出租电路长期租用资费实行上限管理。上限标准暂按原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信部联清[2000]1255号,以下简称“1255号文”)规定标准执行。对于1255号文中未列明速率的出租电路业务资费标准,由各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参照已列明速率的业务资费标准自主确定,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

    三、固定本地电话业务、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业务的资费方案以及省内、本地网内出租电路长期租用业务的资费标准,在执行前由省级电信企业报当地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国内跨省(区、市)以及国际、港澳台的出租电路长期租用业务资费标准,由电信企业集团公司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备案,在执行前还应由省级电信企业报当地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四、上述业务的资费方案由各电信企业集团公司或省级企业(分、子公司)制定或调整,其他下属企业不得自行制定或调整。省级企业(分、子公司)向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备案的资费方案须经其集团公司同意。

    各电信企业集团公司在制定或批复同意下属省级企业的资费方案时,应将其资费方案或批复意见抄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五、各电信企业在制定资费方案时应科学合理、简单清晰,并进一步控制资费方案的种类;在业务宣传推广时应全面、准确,要将包括标准资费方案在内的所有在售资费方案向用户明示,供用户自主选择,不得强制或限制用户选择。

    各电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电信资费的研究和内部管理,通过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逐步降低成本,努力促进电信资费总体水平稳步下降,让广大用户共享电信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六、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和同级价格主管部门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监督,做好资费备案工作,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应及时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本通知自发文之日起执行。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八日

两部门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将实行上限管理

    为鼓励市场竞争,促进资费水平下降,结合当前逐渐成熟的电信市场情况,在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了《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

    《通知》规定,固定本地电话业务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及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俗称“无线市话”或“小灵通”)业务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的资费,由现行政府定价改为实行上限管理。具体管理方式是:电信企业应当至少向用户提供一款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结构、计费单位相同,且各项资费水平均不高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方案。现行标准资费是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2001年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时确定的固定本地电话的基本月租费、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及现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确定的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的基本月租费、本地网通话费的标准资费。同时,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其他资费方案,自主确定资费结构、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

    《通知》同时规定,对出租电路长期租用资费实行上限管理。

    《通知》要求,各电信企业在制定资费方案时应科学合理、简单清晰,并进一步控制资费方案的种类;在业务宣传推广时应全面、准确,要将包括标准资费方案在内的所有在售资费方案向用户明示,供用户自主选择,不得强制或限制用户选择。同时,各电信企业要进一步加强对电信资费的研究和内部管理,通过技术、服务和管理创新逐步降低成本,努力促进电信资费总体水平稳步下降,让广大用户共享电信发展和改革的成果。

工业和信息化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就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答记者问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调整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管理方式的通知》,改革部分电信资费管理方式,对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资费实行上限管理。就改革过程中社会关心的重点问题,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同志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一、请介绍一下这次改革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目前,在固定电话业务领域有3家电信企业经营,固定电话市场竞争格局初步形成;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移动电话替代固定电话的趋势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适当改革固定电话资费管理方式,符合当前电信市场结构的实际情况。

    这次改革主要涉及固定本地电话、本地网无线接入电话(俗称“无线市话”或“小灵通”)、出租电路等电信业务,涉及到的电信资费包括固定本地电话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小灵通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出租电路长期租用资费等。这次改革主要调整了上述电信资费的价格管理形式,不涉及具体资费标准的调整。

    一是改革固定本地电话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小灵通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通话费的管理方式。改革前,这些电信业务资费均实行政府定价。电信企业推出各种资费优惠“套餐”,也需要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批。改革后将实行上限管理,具体方式为:电信企业应当至少向用户提供一款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结构、计费单位相同,且水平均不高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方案;同时,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其他资费方案,自主确定资费结构、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供用户选择。

    二是改革出租电路长期租用资费的管理方式,由政府定价改为实行上限管理。

    二、请介绍一下固定本地电话的现行资费政策、标准等情况。

    固定电话的基本月租费和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以前一直实行政府定价。原信息产业部、国家计委、财政部《关于电信资费结构性调整的通知》(信部联清[2000]1255号)将基本月租费按省会城市、地市县、农村和办公电话划分为4个级次,各级次内又分不同资费档次,标准为每月10-35元不等;本地网营业区内通话费共设3档,首3分钟资费标准分别为0.18元、0.2元、0.22元,以后每分钟标准分别为0.09元、0.1元、0.11元。具体标准是由当地在上述资费档次中选择确定的。

    三、请问这次改革为什么没有完全放开固定电话等电信资费?

    目前,固定电话业务市场竞争已初步形成,相关业务应逐步交给市场来定价。但固定本地电话等业务与广大电信用户利益密切相关,且竞争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政府对其资费水平有必要进行上限管理。这次改革在允许电信企业根据市场情况和用户需求制定多种资费方案,自主确定资费结构、计费单位和资费标准的同时,要求电信企业至少向用户提供一款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结构、计费单位相同,且不高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方案,供用户选择。以现行标准资费作为“标杆”,控制了改革后整体资费水平不会提高,是保护消费者权益的一项具体措施。

    四、改革对电信市场、电信企业有哪些影响?

    通过改革,电信企业可以根据市场竞争情况和消费者需求,自主确定固定本地电话和小灵通的资费方案,为企业创造了更加宽松的经营环境,有利于鼓励固定电话运营企业拓展市场,开展竞争;有利于电信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也有利于激发固定电话业务的市场活力,促进电信市场良性发展。

    五、改革给消费者带来哪些好处?

    首先,通过改革,鼓励竞争,有利于电信企业降低相关业务资费。其次,有利于用户根据自身通信需求特点,自主选择最合适的资费方案,从而减少通信消费支出。同时,改革措施要求,电信企业至少向用户提供一款与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结构、计费单位相同,且水平不超过现行标准资费的资费方案,供用户自由选择,可以确保用户现有负担水平不增加。

    六、下一步电信资费改革的方向是什么?

    随着电信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市场竞争发展,电信资费管理改革的总体方向将是,政府逐步由直接调控资费水平,转向规范市场经营主体的价格行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维护公平、有效、有序的电信市场竞争环境。今后,我们将继续加快推进电信资费改革,逐步建立在政府宏观调控下主要由市场形成电信资费的机制;指导监督企业进一步合理降低电信资费水平,着力解决用户反映强烈的资费问题;建立高效公平的电信资费监管机制,维护电信市场公平、有效、有序的竞争秩序,使广大用户普遍享受到电信改革和发展带来的成果。

 
 
 相关链接
· 娄勤俭:3G资费、长话费、手机漫游费是可以降的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