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前10个月增长达15.1%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09年12月07日   来源:北京日报

    在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下,今年1至10月,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仍呈现15.1%的高速增长,达到4328.5亿元。记者日前从北京市商务委获悉,今年北京前十个月市场规模位居全国城市之首,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更加突出,对经济的贡献率超过50%。

    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北京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率扣除价格因素之后,比去年同期实际增长17.6%,这也是继去年市场规模首次超过上海之后,继续位居全国之首。

    北京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稳步增长与北京市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的商业环境密不可分。世界著名零售品牌进入北京市场日趋活跃,仅今年上半年,在京新开业的零售业外资品牌专卖店就达131家,占专卖店新批总数的66%。国际品牌的进驻在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购物品质要求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京城商业水平的形象与档次。

    同时,在一年一度的京港洽谈会推动下,京港两地商家紧密“携手”也促成了更多的海外品牌“登陆”京城市场。统计显示,截至今年10月,香港企业在京设立各类品牌专卖店483个,占北京全部零售外资专卖店总数的56%。如莎莎、万宁、屈臣氏、周大福等越来越多的香港零售业品牌开始被京城消费者所熟知,与此同时,借助香港企业的国际辐射能力,众多国际一线名牌也经由香港代理或合资企业落户北京。

    东方新天地、国贸、华贸、西单……城市中心区的众多新老商圈正成为国际名品和本土精品的集中展示地。北京市商务委统计数据显示,东城、西城、崇文、朝阳、海淀五个城区中,共聚集了九成以上新批零售外资店铺。而已在京城站稳脚跟的一批世界零售企业则开始将触角伸向颇具消费潜力的京郊市场。今年11月,韩国乐天玛特北京首家标准店在南四环的公益西桥店正式亮相,由此拉开了南城商业设施的争夺战,而国际零售巨头沃尔玛则将连锁店面选在了以往少有卖场涉足的西北郊延庆。

    “下一步北京市还将大力引进国际著名零售品牌企业和知名品牌商品,以及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新型业态来丰富首都商业环境。”北京市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业态和品牌的不断丰富,北京作为国际商贸中心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记者 沈衍琪)

 
 
 相关链接
· 商务部: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将同比增长15.6%
· 质检总局:第三届中美消费品安全峰会在无锡举行
· 前三季度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7.0%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