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7月15日这天开始,云南省88家省直机关和部门面临一次“大考”。
在未来的90天里,2009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网络评议活动在云南网全面展开,广大网民通过网络投票的方式对全省88家省直机关进行评议。这是云南省首次采用网络平台进行开放式民主评议,这一破冰之旅被解读为打造“阳光政府”和“责任政府”举措在新形势下的进一步深化。
在这3个月时间里,网友踊跃投票,通过云南网留言板直抒己见,对88家省直机关作风建设提出了许多具体意见和建议。截至10月15日,本次网络投票的总票数达649.5万余票,网络留言近2000条,网页累积访问量达45.8万多次。
如何把评议形式转化为机关作风整改的具体行动,是所有参与这次活动的网民关注的焦点,云南网视频直播访谈节目分别邀请到省直机关工委和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省国资委、省卫生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的负责同志,就大家关心的问题和关注的现象,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
绝不是“面子工程”
时间:11月6日
嘉宾:省委省直机关工委副书记、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周建业,群众评议省直机关作风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黄新纪。
云南网视频访谈主持人(以下简称为“主持人”):众多网友在留言中都希望机关作风评议要实事求是,不搞“面子工程”,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周建业:请广大网友放心,这绝不是“面子工程”,网络评议作风对各单位领导的震动极大。我们把网友的留言上报,相关留言转发各单位以后,这些单位的领导都纷纷打电话或直接到领导小组办公室,通报对网友反映情况的解释和答复,态度是认真的,工作是到位的。评议的目的就是在了解群众期盼什么、对具体部门的意见是什么之后,进行认真的整改。网民反映的意见没有得到重视和解决,相关部门的领导就要被问责,具体的责任人就要受到处理,这是不含糊的。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群众意见就会越来越大,省直机关的公信力、公信度就会打折扣。我们对此是有清醒认识的,也正在从制度建设和监督机制上解决问题,而网络评议机关作风,就是在新的形势下监督机制建设方面的一种创新之举。
黄新纪:网络评议启动后,我们专门发了通知,强调各部门要派专人,每天上云南网及时了解网民的意见和建议,包括对他们工作的批评意见。在评议活动中,我们从很多具体的事例中深刻感受到,每个部门都很在意网民对他们工作作风的评价,没有哪个单位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而且他们很注重研究如何改进网民不满意的那些不足之处。
理解网民的表达
时间:11月13日
嘉宾: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副厅长谢群
主持人:在你与网友的对话中,我们发现,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的领导对网络上出现的个别极端语言都能持一种理解的态度。你们是怎么做到这点的?
谢 群:是的,因为我们的工作与每个人的利益都是切身相关的,就要很重视群众的反映,尤其是群众的批评。网民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意见和建议,哪怕提法偏激一些、特殊一些,我们也会认真地对待。在网络评议中,有7万多网民对我们厅的工作,特别是作风进行了评议,可以说网民对我们厅非常关注。这既是压力也是动力,更是一种鞭策。有些网友在留言中提出的意见非常尖锐,我们觉得良药苦口,专门进行了通报和分析,以非常积极、认真的态度解决问题。厅党组成立了由解毅厅长任组长的评议作风建设领导小组,结合自身的职能和任务,对社会做出了公开承诺。承诺要点是,坚持改革创新,维护公平正义,精简审批事项,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廉洁从政。欢迎群众和网民对此给予监督。
有监督才有进步
时间:12月4日
嘉宾:省国资委副主任谢一华
主持人:你是怎么看待评议活动中来自网民的声音的,包括一些源于对部门职能不了解造成的“误会”?
谢一华:搞经济工作没有争论、没有评论是不可能的,但缺少沟通平台而造成网民对工作的不理解却是要想办法弥补的。今天跟网友面对面地进行沟通,就是一种很好的交流方式,我们非常欢迎群众对我们的工作进行监督,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通过行风评议活动,有助于我们静下心来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反思,特别是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思考,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工作。有些看似针锋相对的、跟我们不一致的意见,其实也可以从另外一个方面给我们一些启发,好的观点、思路、思想都是在争论中产生的。让不同观点相互碰撞,让不同的思想进行交锋,才能弄清真相,产生正确的认识。因此,我觉得对不同意见,应该多一些包容、理解和宽容。
从这次活动来看,让群众直接、面对面评议我们的工作,对我们提高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能力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没有一个好的工作形象和工作成绩,你跟群众是没法交代的,评议的结果自然也不会好。其次,网民对我们的工作提出的意见和看法,我们可以据此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改,对机关作风建设意义重大。(记者 赵 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