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个字描绘出新农村的美好蓝图。时至今日,河南省新农村建设总体进展如何?
日前,河南省地方经济社会调查队对全省47296个村进行了统计调查,最终形成的《对河南新农村建设进程的量化分析报告》显示,目前全省新农村建设总体实现程度为55.9%,其中实现程度最高的村达到89.9%,最低的村只有21.9%。
25个主要指标监测新农村进程
据介绍,本次调查共选取了25个监测指标:生产发展方面选定了全年人均村集体收入,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等6个指标。生活宽裕方面选择了农民人均纯收入、拥有电脑户数等6个指标。乡风文明方面选定了千人在校高中生人数等4个指标。村容整洁方面选择了自来水普及率、户外道路硬化率等6个指标。民主管理方面选择了村务公开次数等3个指标。
报告显示,我省农村生活宽裕、乡风文明实现程度仅达到52%和54.9%。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实现程度均不到50%。尤其是村容整洁实现程度只有32%。民主管理实现程度为89.7%。
前500名行政村成“先进代表”
报告分析了在本次调查中进入前500名的“先进”村的发展特征:这些村一是生产发展快,经济实力强。其生产发展实现程度已经达到68.2%,比全省平均的实现程度高18.4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收入高,生活更宽裕。前500名村的农民人均纯收入距离8000元的目标值,实现程度已经达到了85.3%,比全省平均的实现程度高31.9个百分点。
三是注重教育,倡导科技,乡风和谐文明。这前500名村通宽带村比重实现程度达到了98.7%。在教育和医疗卫生建设方面,前500名村也遥遥领先。
四是生活环境改善,村容整洁干净。前500名村自来水普及率、沼气和清洁燃料使用率、卫生厕所普及率、户外道路硬化率等方面的实现程度均较大幅度地高出了全省平均水平。
五是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日趋完善。前500名村村务公开次数,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次数等均高出了全省平均水平。(记者杨 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