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1日,上海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线路将正式投入运营,2009年完成的民生工程又添上了新的一笔。改善民生,一直是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过去一年里,从出行到住房、从教育到投资,一桩桩新变化给人们的生活翻开了新的篇章。
轨交隧桥生活半径扩大
随着9号线二期、11号线北段一期线路的投运,沿线居民在半小时内可以到达更远的地方,生活半径再次扩大。截至2009年底,上海投入运行的轨道交通线路已经达到10条之多,运营总里程从去年的234公里增加到330公里,投运车站达到221座,这些数字使得上海轨道交通跻身世界前三行列。
事实上,去年一年,上海交通领域的新事物层出不穷,从新建路隧道、人民路隧道到崇明隧桥、闵浦大桥,从中环线主线高架路浦东南段、内环主线高架路浦东段到华夏高架路(浦东国际机场北通道),一座座隧桥、一条条路线由东向西、从南到北,把地理上的距离缩短了,上海与周边城市也贴得更“近”了,申嘉湖高速公路通车后,浙江到浦东机场的车程缩短到约1小时。
除此之外,打浦路隧道复线、军工路隧道、龙耀路隧道、闵浦二桥、外滩地下通道等不少项目的建设也是进展顺利,上海明天的交通会更加便捷。
经适房居住条件改善
12月,上海的经济适用房与老百姓见面了。试点率先在闵行、徐汇两区启动,闵行区房源为沪闵路“翔泰苑”、浦江基地新汇路“博雅苑”,徐汇区则是在松江泗泾基地新家园路的“新凯家园”小区。这几个小区都可以算是轨交房,其他方面的相关配套也很不错,更让人高兴的是,对经适房周边的学校配套,市政府已经有了考虑,一是建造经适房的时候同步造学校,二是安排上海市中心优质的教育资源到经济适用房区域去办学。
12月18日,76岁的徐汇区居民殷宝琴就拿到了申请表,这个新年,她可以高兴地规划他们一家在新房子里的日子了。明年,经济适用房建设将在上海所有区县铺开,交通便捷、配套齐全的地块将优先考虑建设经适房,随着供应规模的继续扩大,申请条件也将逐步放宽,到2012年本市的经适房将达到30万套。
在2009年,另一部分居民则通过“阳光动迁”改善了居住条件。上海的高楼大厦背后有不少居住条件很差的二级以下旧里甚至是危棚简屋,涉及中心城区740万平方米、34万户居民。
创业板投资渠道拓宽
期盼多时的创业板也在2009年登陆深圳证券交易所。10月23日,创业板市场正式启动;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集体上市交易。创业板的开闸对于中小企业来说,拓宽了融资渠道;对于整个资本市场来说,股市的层次更丰富,资金蓄水池的作用越来越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中小投资者来说,财产性收入有了新源泉。
对于中国股市来说,2009年,这个不平静的一年也值得书写一笔。跌落1600点,冲高3400点,大落差当中是小起伏。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最新发布的“2009年投资者综合调查”显示,今年前10个月,我国35%的个人投资者实现了整体盈利,盈亏平衡和出现亏损的投资者占比都为29%。不过赚到钱的投资者普遍跑输大盘,年内上证综指反弹幅度超过70%,但盈利投资者中超过八成的盈利低于50%。在调查中,半数以上个人投资者认为当前股市行情适度反映了经济基本面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