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甘肃省委、省政府批准,日前,省纪委、省委组织部、省编办、省监察厅、省财政厅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的实施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第一次专门就加强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作出规定。
《实施意见》共6个方面、26条,从指导思想、目标要求、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经费和装备设施保障以及组织领导等方面作出明确规定,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实施意见》强调,要把切实加强县级纪检监察机关思想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切实加强组织建设作为关键,把切实加强作风建设作为重点,把切实加强经费和装备设施建设作为保障,着力加强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实施意见》从有利于工作和加强监督出发,规定县(市、区)纪委书记职务排序列同级党委副书记之后,其他常委之前。县(市、区)纪委书记参与同级党委常委会讨论干部任免等有关重大事项之前的酝酿协商。纪委书记担任同级党委反腐败协调小组组长。县(市、区)监察局局长参加或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及县(市、区)长办公会议。《实施意见》对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干部交流轮岗作出了规定,并提出要逐步建立纪检监察干部资格准入制度,严把纪检监察干部的“入口”关。
《实施意见》要求,市县两级结合县(市、区)政府机构改革,按照县(市、区)分类,由各市州、县(市、区)在省上下达的行政编制总额内调整结构、盘活存量,给县级纪检监察机关适当增加行政编制,重点加强办案力量。按照县(市、区)分类增加行政编制,对部分增编后编制数仍然偏低的县(市、区)补充增加编制,同时,对内设机构的设置和工作力量的配置进行了规范。《实施意见》还强调,要整合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现有力量,进一步加大纪检监察干部培训力度,建立健全县(市、区)纪检监察机关经费和装备设施保障制度,办公经费预算标准参照当地政法机关预算标准核定。同时,明确了各级党委、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的责任,从组织领导上保证了中央和省上加强纪检监察机关建设各项要求落到实处。(记者 张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