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09年交通运输科教不断创新、成果喜人、频现亮点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11日   来源:交通运输部网站

    2009年,交通运输大部制机构改革深入推进。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全行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机构改革和工作落实两不误、两促进。纵观全年交通运输科教事业,创新不断、成果喜人、亮点频闪。

    亮点一 交通运输部科教司更名为科技司,进一步明确建设创新型交通行业战略。

    2009年10月,交通运输部根据“三定规定”,将科教司改为科技司,职能上在负责行业科技、教育和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和强调了科技创新对于行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明确了指导行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职能;新增了综合运输体系标准协调、民航国家标准管理工作以及公路、水路行业产品质量等职能。

    亮点二 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建立部际会商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第52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关于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意见》,2009年3月,交通运输部与科技部建立了部际会商机制。为落实部际会商成果,研究制定了意见中涉及我部的智能交通、交通安全等技术研发与应用工作方案。

    通过实施电子不停车收费(ETC)示范工程,北京、上海、江苏等地完成了全部人工收费车道改造,用户量达到约12万,在京津冀和长三角两个区域开通ETC车道约400条;带动福建、陕西、山西、湖北、辽宁、湖南、天津7个省(市)开展了ETC和非现金支付系统建设,开通上百条ETC车道,此外还带动了ETC关键设备相关产业的发展。通过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确定了云南、四川、北京等12省(市)超过7000公里示范公路工程,组织开展山区公路网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国家高速公路安全和服务技术、营运车辆安全保障技术等的研究应用。

    亮点三 重大关键技术不断突破,行业科研水平进一步提高。

    紧密结合重大工程建设,全行业组织实施了重大交通科技攻关工作。苏通大桥、舟山连岛工程建设,国家高速公路联网不停车收费和服务系统,现代港口物流服务示范工程等关键技术取得了一批重大科技成果。特殊地质筑路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多年冻土青藏公路建设和养护技术”、“岩溶地区公路建设成套技术研究与应用”分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二等奖。“国家海上应急指挥关键技术”和“多塔悬索桥建设关键技术”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充分发挥科技对抗灾减灾和灾后重建工作的支撑作用,组织实施了“抗震重大科技专项”,开展了“汶川地震公路震害评估、机理分析及设防标准评价”、“高烈度地震区公路路网抗灾能力评价技术”、“震后公路桥隧快速检测评估及应急保通技术”等技术的研发工作,出版了《汶川地震公路震害图集》和《5·12汶川大地震四川灾区公路应急调查与抢通》等图书资料。

    亮点四 交通科技新成果不断得到应用,有力促进交通运输发展方式转变。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发展模式” 重大课题研究全面完成,印发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政策》,并制定了相关实施方案;以科技示范工程为抓手,针对黑龙江省公路建设需求,围绕季冻区高含水量粘性土路基等技术难题,组织开展“省部联合科技支撑黑龙江公路建设专项行动计划”;结合湖南长株潭两型示范区建设,实施“湖南省长沙至湘潭高速公路(复线)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科技示范工程”;总结推广重庆绕城高速公路科技示范工程经验;组织大连港、上海港等沿海港口开展集装箱、散货码头工艺设备节能减排关键技术联合攻关。

    亮点五 交通运输行业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高,交通运输科技创新体系不断完善。

    组织开展了“十一五”第三批交通行业重点实验室认定工作,基本完成《公路水路交通“十一五”科技发展规划》中所确定的行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任务。积极推动交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开通了试运行部级平台门户网站,启动了浙江、福建、安徽、江苏、四川、吉林等省交通主管部门和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大连海事大学、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的9个试点工程,重点整合了科技项目、科技成果、科技人才、科技基础条件、科技文献、科学数据六类资源。

    亮点六 大力推进交通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国际科技合作。

    大力推进交通行业管理干部培训平台的建设,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部干部培训年度计划和交通运输部支持西部地区干部培训年度计划。发挥高等学校交通运输与工程学科教育指导委员会作用,推进交通主干学科专业的建设与改革。加强共建院校工作,引导高等学校大力为交通运输行业培养适用人才。支持南通大学省部共建。推进交通职业教育改革,完成首批交通职业教育示范院校认定工作。

    为贯彻落实中国和加拿大两国交通(运输)部部长签署的《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部科技司组织召开了中加智能交通和供应链管理先进技术应用合作国际研讨会,并与加拿大交通部运输科技与创新司签署了《中加先进技术应用和供应链管理联合研究计划》,确定了双方的职责,明确了合作研究的领域,就建设中加国际集装箱运输智能化快速通道等3个项目达成了共识。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取得了新的突破,“基于电子标签的集装箱物流可视化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和“高烈度地震区公路结构物抗震与恢复重建技术研究”获得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专项支持。

    亮点七 成功组织“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基础设施专题展区布展工作和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年庆祝活动。

    “辉煌6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是首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大庆典之一。交通运输部牵头完成了基础设施专题展区的筹展和布展工作,并获得优秀组织奖和优秀设计奖。胡锦涛、温家宝、李长春等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了展区。

    2009年6月6日,中国高等航海教育暨大连海事大学建校100周年庆祝活动在大连海事大学举行。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国务委员刘延东发来贺信,国务委员陈至立出席庆祝大会并为海大百年纪念雕塑揭幕。

    亮点八 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加快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促进行业信息化发展。

    推进公路水路综合信息平台等业务应用系统的建设,启动水路运政管理系统联网工作,完成部省道路运输管理信息系统第三批联网工作,目前全国已有29个省(市、自治区)实现了部省联网。组织开展内网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工程,进一步加强部机关内网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措施。完善内网办公业务系统,制定并印发了《部机关内网用户数字证书使用及管理规定(试行)》、《部机关办公业务系统操作使用手册》,组织开展了三期系统操作使用培训班,为推进无纸化办公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加强交通运输部政府网站建设,不断丰富政府网站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公众信息服务质量,以适应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需要。

    进一步完善交通信息化标准体系,组织制定并颁布了建设项目、收费公路等5项交通信息基础数据元标准以及《交通信息资源核心元数据》等行业信息化标准,组织开展了物流运输基础数据元、货物运输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元等10余项物流信息化标准的研究制定工作。加强对交通信息化的政策引导,组织制定了《关于推动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行业IC卡和RFID技术应用的指导意见》,引导和推动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推动高速公路信息通信资源的整合,组织开展了《国家高速公路光纤通信网建设总体方案》的编制工作。

    亮点九 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

    2009年,“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启动并完成了《“十二五”交通运输科技、教育发展规划研究》大纲评审,确定了研究思路、工作方案和工作重点。同时,组织并参与了“十二五”国家科技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组织行业专家配合科技部“现代交通领域”专家组编制完成了《“十二五”863计划公路交通专业战略研究》和《“十二五”863计划水运交通专业战略研究》,提出了“十二五”863计划交通领域六个方面的研究方向和重点内容。(刘布阳)

 
 
 相关链接
· 交通运输部防抗海冰确保港口生产运输安全畅通
· 交通运输部:进一步做好灾害性天气防范应对工作
· 交通运输部发意见要求加强农村交通运输安全工作
· 春运道路预计送客22.7亿人次 交通运输部紧密部署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