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重庆市主要农副产品整体价格先跌后涨。其中,主要粮食产品呈现上扬态势,食用植物油全年出现两次上涨,但在国家采取相应措施后,保持了稳定态势,猪肉产品价格先降后升,涨跌幅度变化较大,目前价格略有回落,蔬菜价格整体稳定,涨跌互现。
一、2009年主要农副产品价格基本情况
1、主要粮食供应充足,价格呈小幅上涨趋势。
2009年,重庆市粮食价格整体不断小幅攀升,从全年情况看,面粉、晚籼米、粳米均比去年同期有不同程度上涨,截止12月底,面粉(富强粉)重庆市月均价1.86元/500克,环比上涨0.79%,同比上涨4.59%,1-12月累计涨幅为4.49%;粳米(东北大米)重庆市均价2.09元/500克,环比上涨0.04%,同比上涨8.50%,累计涨幅达8.85%,粳米价格全年呈现逐月小幅上涨态势,1月份价格最低,1.92元/500克,目前价格为2.09元/500克,为近几年新高;晚籼米(大足米)重庆市均价1.64元/500克,环比上涨0.32%,同比上涨1.52%,累计涨幅为1.86%,晚籼米由1月份的1.61元/500克涨至6月份的价格高点1.66元/500克后略有下降,现今价格为1.64元/500克,作为主销的本地大米,晚籼米涨跌幅度不大,确保了粮食市场的平稳。粮食价格上涨主要原因:一是国家为防止米贱伤农,保护农民利益,进一步加大对种粮农民的支持力度,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提高了今年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二是今年国内多个小麦主产区严重干旱,导致小麦减产,影响了粮食价格;三是受全球范围内粮食和食品价格上涨影响,导致国内粮价上涨。今年我国稻谷又获丰收,国家储备充足,对粮食价格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
2、2009年食用植物油价格整体下跌, 年底突然较大幅度回升。
2009年,食用植物油市场价格整体下跌,受国际市场行情变化影响,6月和12月出现异常波动情况,导致6月和12月食用植物油价格环比上涨,也导致同比降幅减小。散装菜籽油甚至出现环比、同比均出现上涨情况。截止12月底,重庆市月均价菜籽油(一级散装)5.01元/500克,环比上涨6.58%,同比上涨2.32%,全年累计上涨5.25%;大豆油(一级桶装)48.13元/5升,环比上涨3.51%,同比下降12.28%,全年累计下降14.54%;花生油(一级桶装)96.98元/5升,累计下降11.54%;菜籽油(一级桶装)53.86元/5升,环比上涨4.80%,同比下降5.93%,全年累计下降3.84%;食用调和油(一级桶装)57.80元/5升,环比上涨2.89%,同比下降8.39%,全年累计下降3.17%。食用植物油除6月、12月价格略有反弹外,其余月份价格均呈下降趋势。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60%依靠进口,国内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2009年价格在2008年下半年大跌后的水平上低位波动。2009年国内市场食用油价格走势与国际市场基本一致,但波动幅度要小于国际市场,重庆市的食用油价格走势与国内市场也基本一致,处于小幅波动状态。
3、猪肉价格涨跌明显,鸡蛋价格先跌后涨。
2009年,重庆市猪肉价格涨跌呈现U型特点,除一月份因“双节”因素小幅上涨,1-6月逐月下跌,在6月份跌到谷底后,7月份止跌回升,8月份大幅上涨,9月份价格继续小幅上涨,而后价格有小幅回落,目前,因春节临近,香肠、腊肉制作增多,价格于平稳中略有上涨。截止12月底,重庆市月均价每500克精瘦肉12.49元,环比上涨2.71%,同比下降9.61%,全年累计下降12.04%%;去骨后腿肉9.60元,环比上涨3.05%,同比下降14.48%,全年累计下降17.17%;三线肉8.08元,环比上涨1.19%,同比下降17.70%,全年累计下降19.28%;纤排骨11.12元,环比下降2.31%,同比下降1.09%,全年累计小幅下降4.13%。活母鸡(土鸡)11.82元,比上月降0.90%;鸡肉(白条鸡)7.79元,比上月涨0.19%;鸡场蛋每500克4.11元,比上月涨1.70%。
猪肉价格从07年下半年开始持续大幅上涨,中央及各地方政府高度重视,出台政策大力发展生猪生产,市场供给明显增加,从08年下半年开始,猪肉价格止涨转跌,特别是今年以来,猪肉价格持续大幅下跌,已经影响到了生猪的正常生产。由于生猪养殖处于亏损边缘,生猪养殖户纷纷减少养殖量,国家也适时出台冻肉储备政策,抑制了市场供给,猪肉价格随之止跌回升,目前,猪肉重新建立起供需平衡机制,价格也趋于稳定。
4、蔬菜价格季节性变化大,整体正常。
2009年,蔬菜价格因季节变换而呈现价格波动起伏,因未出现大的自然灾害,蔬菜价格呈现有规律的季节性变化,整体上价格涨跌正常。从监测数据分析,受雨雪天气影响,12月监测的10个品种全线上涨,部分品种涨幅较大。其中,青椒、黄瓜、西红柿、茄子上涨幅度较大,每500克重庆市月均价分别为2.25元、2.27元、2.39元、2.39元,环比分别上涨11.50%、26.81%、11.61%、22.12%。蔬菜价格上涨原因:一方面,自11月份以来,我国遭遇大面积降温及雨雪天气,影响了蔬菜的正常生长,蔬菜上市量减少,价格上涨。另一方面,由于天气情况恶劣,给外地调菜造成一些影响,拉高了部分外来菜价,导致本月蔬菜价格明显上涨。
二、对明年价格形势的预测
1、随着“保稳定、保增长、保民生”基本政策的继续贯彻落实。预计明年,大部分政府指导价、政府定价商品价格会继续保持稳定,但资源类商品价格将呈一定的上升态势。
2、我国粮食连续六年丰收,库存充裕。目前国有粮食企业原粮总库存超过4500亿斤,库存消费比达40%以上,大大超过国际公认的17—18%的安全线水平,库存结构也很合理,分布比较均衡,粮食市场供应是完全有保障的,国内粮食价格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的情况。预计重庆市粮价的走势将趋向稳中缓升,保持合理水平。一是粮食供求仍处于紧平衡态势,需求将不断增长。二是国家宏观调控改善,有实力平抑市场粮价。三是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与多渠道结合,建立了粮食流通的新业态。四是国家实行粮食托市收购举措,提供市场粮价平稳的杠杆。
3、预计后期国内食用油价格将在目前的价位上波动,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首先,从国际市场看, 2009/10年度世界大豆产量预计增产近4000万吨,增幅达19%,将创历史新高。全球油料市场将继续呈现供大于求的局面,后期国际市场油料油脂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其次,从国内市场看,今年以来我国大豆进口总量增加较多,目前油脂加工企业原料和成品库存均比较充裕。第三,国家对大豆、油菜籽实行临时收储政策,在保护农民利益的同时,国家掌握了大量油料库存,食用油市场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利于保持国内食用油市场和价格的基本稳定。只要不出现重大意外情况,如地震、雪灾等自然灾害,主副食品价格将保持基本稳定的格局。
4、冬季是肉禽蛋消费旺季,春节前猪肉制品增多,需求增多,肉禽蛋价格将在短期内有所上扬,但不会出现持续大幅度上涨。随着新的供求关系逐渐平衡,价格上涨压力减小,价格将趋于平稳。
三、几点建议
一是继续对玉米、大豆、猪肉等实施收储政策,进一步加大对种、养殖农民的补贴力度,引导市场粮价、猪肉价格保持稳定,保护农民种、养殖积极性。
二是加强产销衔接。组织好“北粮南运”和粮食运输调运,充实主销区和库存薄弱地区的粮食库存。
三是加强监测预警。密切跟踪国内外市场供求和价格动态,完善应急预案,加强信息引导,维护正常市场秩序,避免重庆市市场出现异常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