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陈雷: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1月26日   来源:水利部网站

在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国家防总副总指挥 水利部部长 陈雷

(2010年1月25日)

同志们:

    在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预定应急调水任务即将完成、延长期应急调水即将开始的关键时刻,国家防总、水利部召开这次座谈会,主要是总结前一阶段调水工作,研究部署延长期调水任务。今天上午,我们察看了天津市输水工程和自来水厂,走访了用水户,考察了九宣闸及水文监测站。刚才,国英、宪韶同志分别代表黄委、海委汇报了引黄济津济淀工作开展情况,山东省贾万志副省长、河北省张和副省长和天津市熊建平副市长讲了很好的意见和下步工作建议。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取得显著成效

    近年来,海河流域降水严重偏少,主要河流来水异常偏枯,潘家口、王快、西大洋等水库蓄水严重不足,天津城市供水形势十分严峻,白洋淀又一次面临干淀威胁。

    为确保天津城市供水安全,缓解白洋淀生态用水危机,经国务院批准,国家防总决定实施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这次调水是天津市和河北省首次同时调引黄河水,也是黄河第10次向天津市、第15次向河北省供水,计划从黄河引水9.5亿立方米,其中分配天津5亿立方米、白洋淀2.4亿立方米、衡水湖大浪淀2.1亿立方米。扣除沿途输水损失后,天津市收水2.2亿立方米、白洋淀收水1亿立方米。这次应急调水有四个特点:

    一是启动时间紧。从去年9月中旬天津、河北两省、市提出调水申请,到10月1日黄河位山闸开闸放水,仅半个月的时间。国家防总、水利部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密切配合,积极协调,迅速组织制定了调水方案,完成了审查报批工作。

    二是组织难度大。这次调水涉及黄河、海河两个流域以及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最远输水距离长达500多公里,沿途输水管护任务繁重,加上黄河中下游水库可供水量有限,组织协调难度之大前所未有。

    三是供水目标多。这次调水引黄济津、引黄济淀同时进行,还要兼顾河北省大浪淀、衡水湖引水和调水沿线部分农业供水,供水目标多、时间长、任务重,在历史上还是第一次。

    四是调度要求高。这次调水首次对天津市采取直供的调度方式,在天津市没有调蓄手段的前提下,必须把进入天津市的流量控制在20立方米每秒左右,加之受沿线泥沙淤积和严寒冰冻的影响,对引黄水质和沿途水量调度等提出了更高要求。

    为确保调水工作顺利实施,国家防总、水利部会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组织海委、黄委和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国家防总、水利部组织制订了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管理办法、调度方案和水质水量监测方案,并多次派出工作组到调水沿线协调解决问题。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及时安排工程建设投资和调水管理补助经费。海委加强与调水沿线各省、市沟通和协调,适时派出工作组进行巡查。黄委积极做好黄河水量精细调度,确保位山闸引水流量和水质。

    为了做好引黄工作,山东、河北两省倒排工期,提前完成了600多公里的渠道清淤和河道清理,临时封堵引水、排污口门和涵闸590多处,加固维修沿线上百处险工险段。在调水过程中,两省切实加强输水管护,保证了冰期输水安全。天津市对境内的输水渠道实施疏通和口门封堵,抢修拦冰、导冰设施,确保了输水顺畅。

    截至1月24日,这次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黄河位山闸已累计放水 8.1 亿立方米,天津市已收水1.92亿立方米,白洋淀收水超过1亿立方米,衡水湖、大浪淀收水超过2亿立方米。

    这次调水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效果好,有许多经验值得认真总结。

    一是领导重视。国务院领导高度重视天津城市缺水问题。去年9月18日,温家宝总理、回良玉副总理分别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确保天津城市供水安全。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各级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强化输水管理。山东省聊城市政府成立了以市长为总指挥的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指挥部,强化对调水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精心组织,确保了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的顺利实施。

    二是超前部署。国家防总、水利部提前组织制订应急调水方案,并针对前期黄河下游来水较多的实际情况,果断将调水时间提前到10月1日。海委及早与天津、河北两省、市沟通情况,分析形势,研究解决天津市供水短缺和白洋淀生态问题,组织有关省市提前完成了工程设计报告和输水管理方案的编制,为调水赢得了主动。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千方百计赶工期、抢进度,确保了应急调水的提前实施。

    三是科学调度。黄委提前安排加大刘家峡水库下泄流量,并调度小浪底水库增加蓄量,为应急调水储备水源,同时对黄河水量实施统一调度,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保障。海委加强对调水沿线的水情监测和巡查,及时调整流量,尽量避免弃水。山东省根据位山闸流量的变化情况,适时调配境内工程设施,尽力向河北输水。河北省合理调度境内各引水口门,千方百计满足天津市和白洋淀供水需要。

    四是密切配合。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涉及黄河、海河两个流域和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的多个地区。调水过程中,各地、各部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密切配合,使调水工作得以顺利实施。这次调水是输水效率最高、输水质量最优、调水秩序最好的一次。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目前已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任务,不仅使天津市城区约450万人喝上了黄河水,使天津市的供水危机得到有效缓解,而且还很好地维护了白洋淀湿地生态系统,保证了淀区23万群众的供水安全,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都十分显著。

    二、进一步做好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作

    根据最新水文资料分析预测,天津市缺水形势比去年汛后预测结果还要严峻。为此,国家防总、水利部决定利用提前完成这次原定调水任务的有利时机,延长向天津市的供水时间,增加天津市的供水量,在2月底前继续全力向天津市供水。

    另外,鉴于海河流域是我国水资源最为短缺的区域,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用水需求的不断增加,做好引黄济津济冀工作将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这次会议,我们不仅要研究部署当前的调水工作,还要研究完善引黄济津济冀调水的长效管理机制问题。

    一要切实做好当前引黄济津调水工作。国家防总1月7日和12日两次召开协调会,就延长期调度方案、调水费用及分摊等问题进行了协调和安排。有关省市和部门要再接再厉,千方百计做好向天津供水工作。河北、山东两省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输水管护,组织有关市县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确保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后期调水任务。天津市要加强接水、护水工作,确保用足、用好黄河水。黄委要进一步加强黄河水量的科学配置,在确保防凌安全的前提下,保证位山闸引水流量的相对稳定。海委要加强沿途水量调度和巡查巡测,保障输水稳定。

    二要抓紧完善应急调水的长效运行机制。引黄调水关系到黄河、海河两个流域及调水沿线各方的切身利益。由于山东、河北两省和水利部三家签订的15年供水协议已于2008年到期,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关于做好山东聊城位山引黄工程沉沙治理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要参照原协议确定的原则和框架,续签新的供水协议。在我部协调这次引黄济津应急调水工程建设投资时,国家发改委再次提出签订供水协议问题。为此,在今年汛前,请黄委牵头,海委协助,组织山东、河北两省签订引黄济冀供水协议;请海委牵头,黄委协助,组织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签订引黄济津供水协议。两个协议要对实施引黄济津济冀的启动程序、水量、水质、费用、各方责任等做出明确规定,并提前做好方案,以利今后应急调水的顺利实施。另外,建议天津市尽快建设引黄调蓄工程,以增加调蓄能力,提高城市供水保障率。

    三要大力推进节约用水工作。海河流域水资源严重短缺,水资源承载能力难以满足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需要。流域各省、市要强化水危机意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手段,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布局,严格控制高耗水产业发展,广泛利用中水、雨洪、微咸水和海水等资源,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

    四要进一步落实领导责任。山东、河北、天津三省、市和海委、黄委要充分认识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把引黄济津济冀作为一项重要工作,进一步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加强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及时掌握引黄工作进程,深入分析和解决引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引黄工作的顺利实施,全面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引黄任务,为天津市和河北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水利支撑。

    这次会议,河北、天津两省、市都提出了新开引黄济津济冀线路问题,值得我们高度重视。请海委牵头,会同黄委组织有关省市抓紧开展前期工作,提出具体实施意见。

    同志们,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经过各方努力,我们基本完成了原定的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任务,希望各地区、各部门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紧密配合、全力以赴,确保引黄济津后期调水的顺利进行,为保障天津市供水安全做出新的贡献。

 
 
 相关链接
· 09年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累计引水6.25亿立方米
· 国家防总:2009年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进展顺利
· 2009年度引黄济津济淀应急调水工作正式实施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