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7时38分,随着一阵响亮的汽笛声,载运6万吨电煤的“时代7”号海轮压着4米巨浪,成功乘潮驶入长江口;2月11日15时30分,在海事巡逻艇护航下,“时代7”号海轮在长江航道上安全行驶84海里,顺利靠泊江苏太仓港华能电厂码头。
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实施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得益于海事、航道、港口、船公司等部门、单位的同心协力,载运6万吨电煤海轮首次成功“江海联运”驶入长江,沿江各大电厂的燃“煤”之急得到进一步缓解。
这次成功首航必将载入内河航运史册,这不仅是交通运输人保电煤运输的惠民之举,更是他们为虎年新春献上的一份厚礼,标志着长江下游航道已经进入“6万吨级”时代,更多大型海轮将进入长江下游,内河航运将以其低碳、绿色的特点,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保电煤运输凸显水运优势
岁末年初,由于工业和取暖用电增加,华东、华南电煤纷纷告急:华东电煤日耗量从2009年10月中旬的13万吨骤增到18.8万吨,电煤库存量从10月中旬的200余万吨下降到12月下旬的120万吨左右,平均只可耗用一周;华南电煤库存量从10月中旬的160多万吨逐渐下降到12月下旬的110万吨左右。
保电煤运输就是保民生!交通运输部闻讯而动,于2009年11月13日专门提出五条措施,确保迎峰度冬电煤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需要。港口和航运企业加强组织协调,确保铁路来港煤炭来多少、卸多少、运多少。中海集团不为其他货种的高运价和外贸效益所动,坚持“告急电厂优先”的原则,合理调整运力流向,强化救急和调剂能力,对库存量偏低的电厂相应增加运力投放。
尽管海轮进长江屡见不鲜,但一次性运载6万吨电煤的海轮进江尚属首次。为了确保此次首航万无一失,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专门开辟“绿色通道”,为“时代7”号海轮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上海海事局局长徐国毅介绍,此次圆满完成“时代7”号海轮的运输保障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实践。
据中海集团与华电集团合资组建的上海时代航运有限公司总经理严喆介绍,从去年11月份开始,公司13艘五万吨级以上的海轮已经有7艘投入到了内河电煤运输。经过近期的集中抢运,沿海沿江主要电厂都没有发生因水运原因出现断煤停机现象,电厂煤炭库存量明显增长。截至2月5日,中海集团所服务电厂中,华东地区煤炭库存量已恢复到170多万吨,华南地区恢复到140万吨,平均分别可耗10天和16天,可满足南方居民春节用电需求。
84海里长江下游航道功不可没
“我们之所以能够顺利进入长江口,在不过驳、不减载的情况下安全抵达太仓港,航道建设部门功不可没!”“时代7”号海轮船长徐文艺对记者说。据了解,从长江口到太仓港的航道总长84海里,载6万吨电煤海轮吃水达11.69米,而过去这段航道水深仅为7米,过载货6万吨的海轮根本无法想象。
据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局长冯俊介绍,长江口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于1998年开始,至今已经完成两期,航道水深已达10.5米,即将于今年3月竣工的三期工程将使航道水深达到12.5米。此次电煤运输是该航道首次接纳吃水11.69米的海轮,对于打造长江下游6万吨级航道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为了使这段航道高效运行,上海海事局、江苏海事局、长江航道局等单位各司其职,合力打造黄金水道,进行了长江下游航路改革,实施船舶定线制,基本建成南京至浏河口段数字航道,开发应用电子航道图,开通了长江航运信息网,分旬公布航道维护水深的制度,强化了重点水域、重点船舶、重点时段和特殊天气状况下的安全监管工作,开展了渡口渡船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航道交叉、水域事故多发的状况明显改观。
2月11日12时35分,担负引航任务的长江引航中心高级引航员姚泽炎与两名同事冒着8级大风,在淞沪口水域通过舷梯登上“时代7”号海轮。这位“长江引航第一人”说,尽管此次引航要通过一个浅滩、两个弯道,但由于航道水深已经达到了12.5米,完全可以确保海轮安全进港。
2009年11月以来,“时代7”号海轮三副王鹏宇已经三次参与运输电煤了。他深有体会的说:“今年1月份时,‘时代7’海轮还只能停靠在距离吴淞口很近的万洞口电厂码头,这次停靠太仓港煤炭码头,整整推进了30海里。”别小看这30海里,这将为太仓亿吨大港的建设增添新的动力。
据江苏海事局太仓海事处负责人介绍,船舶定线制的实施使长江太仓段发生了喜人的巨变。过去有谚语说:“行船行到浏河口,血压升高腿发抖。”如今,包括太仓在内的整个长江江苏段,真正实现了船畅其运、货畅其流、人畅其心、船行如歌。从2009年11月至今,到达太仓港的电煤船已达150艘次,388.3万吨电煤安全到港。
长江口航道治理三期工程竣工后,太仓港将形成1.2亿吨、600万标箱的港口设计吞吐能力,实现货物吞吐量超1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标箱的目标;拥有连接韩国、日本、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及台湾、香港等地区的10条以上近洋和远洋外贸干线,内贸航线覆盖国内主要港口,长江支线基本覆盖沿线所有港口,建成名副其实的近洋干线港、内贸枢纽港、江海中转港,并凸显远洋干线港雏形。
近年来,长江航运持续快速发展,货运量、周转量及港口吞吐量以年均两位数的增长率迅速增长。2009年,长江干线货运量突破10亿吨,达到13.3亿吨,连续五年位居世界内河航运首位。内河航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优势日益显现。(张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