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辽宁省县域财力实现了历史性突破,44个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均超过2亿元,总量达到290.6亿元,增长42.4%,高于辽宁省平均增幅25.1个百分点。在省财政支持下,辽宁县域财力不断壮大。
2009年,辽宁省各级财政紧紧围绕国家增加农业投入的有关方针政策,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面对60年不遇特大旱灾的重大考验,在财政减收因素骤增、支出需求大量增加的背景下,始终把农业作为支持重点,保证了财政投入的稳定增长,倾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全年农林水事务支出241亿元,比上年增加57亿元,增长31%,有力地促进了辽宁省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
支持县域财源建设,壮大县乡财政实力。2009年,辽宁省继续落实财政体制扶持政策,省财政对县区预计返还税收41.9亿元,省对下一般性转移支付补助达到27.8亿元,拨付缓解县乡财政困难奖励补助12.2亿元,省取消和调整部分专项上解政策相应增加县级财力1.5亿元,省补助资金直拨到县(市)220亿元,有效缓解了县乡财政困难,增强了财政实力,促进了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同时,继续实施财源建设工程,省财政筹措县区招商引资大项目奖励资金5000万元,拉动各县区共吸引省外投资184亿元;拨付44个县(市)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8.8亿元,安排阜新、铁岭、朝阳三市重点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专项资金3亿元;拨付资金2亿元,通过落实产业项目贴息政策,全年共支持县域企业244户,拉动银行贷款近50亿元,增加税收收入近10亿元。
支持“四个倍增”计划实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省财政筹措资金9.85亿元,采取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大力支持省政府确定的设施农业、畜牧业、渔业、林业产业倍增发展计划的实施,并围绕此计划,支持开展农民科技培训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30万人,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256个。同时,增加农业综合开发投入,支持高标准农田建设,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投入总规模达到11.2亿元,比上年增长25.3%,并在10个县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项目10个,落实开发任务10万亩。
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辽宁省共向种粮农民兑付粮食直补资金34亿元,筹措农作物良种补贴资金5.3亿元,两项补贴使近600万农户受益。辽宁省农机具购置补贴资金总规模达到6.1亿元,受益农户7.4万户。省财政拨付2.8亿元,重点支持400个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辽宁省共拨付中央和省财政保费补贴资金3.5亿元,截至去年末,特大旱灾投保农民因此减少经济损失超过4亿元。 2009年,辽宁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6000元,增长8%。(记者杨忠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