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日,沈阳市委、市政府召开县域经济工作会,强力推动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产业化进程,做强县域经济,并出台了5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让县域经济发展再提速。
2009年,沈阳市保持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劲势头。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实现1744.1亿元,增长17%,占全市比重40%,增量占全市增量46.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实现1093.4亿元,增长23.9%,占全市比重54.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78.3亿元,增长18.1%,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4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29元,增长14%。
为实现沈阳县域经济跨越发展,沈阳市委、市政府将发展思路确定为:以晋位升级、冲刺全国百强县为方向,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抓项目带投入,抓调整促发展,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确保综合实力、结构调整、民生水平和生态环境实现新跨越。力争到2015年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
循着这一发展思路,沈阳市今年将重点加快县域工业园和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提高县域工业化水平。重点推进辽中近海、新民胡台等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壮大于洪家具五金、沈北农产品、光电信息等产业集群,重点推进风电、碳纤维、钛材料、静脉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把抓项目作为县域工作的重中之重,确保新上3000万元以上项目488个。同时加强沈阳经济区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加快城镇化步伐。不仅全力推进郊区城市化、加快中等城市建设,还借助同城化、珠链式和组团式的区域空间发展模式,着力推进城际连接带新城、新市镇建设,并以此为依托,拉长优势产业链条,形成集聚发展效应,做大县域经济规模,提升城市化水平。
为推动县域经济加速发展、晋位升级,今年,沈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县域经济发展工作推进组,并出台了5条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绩效考核,今年将县域经济主要经济指标和分解的重点任务纳入市政府对县域绩效考核内容;扶持现代农业发展,继续扶持种植、畜禽、水产小区、林地经济等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市政府对达到 “一乡一品”标准的乡镇、“一县一业”标准的县市、产值过百亿的产业集群等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给予奖励;设立县域招商引资专项资金,用于县域重点项目包装、策划、招商和奖励,鼓励县域重点工业园区、产业集群发展;设立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奖励各有关区县(市)在全省晋位升级。 (记者 张艾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