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星星亮晶晶,群众眼睛最分明,狐狸难逃好猎手,贪赃枉法被判刑”。2月的一天傍晚,博白县虽细雨蒙蒙,但该县廉政主题公园内仍人头攒动,一曲曲以廉为题的嘹亮山歌响彻夜空。
近年来,广西纪检监察机关紧紧围绕中央纪委和自治区党委的重大部署,把反腐倡廉宣传教育纳入全党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部署,作为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来抓,结合实际,突出重点,创新载体,深入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随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纪念地(馆)、历史文化古迹等廉政文化资源和设施的深入挖掘,一个个廉政教育基地的建立,廉政歌曲传唱、廉政影视节目、廉政文艺演出、廉政书画创作展览等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八桂大地处处风清气正。
整合资源 扩大覆盖
“反腐倡廉,教育是基础。一些干部出问题,根源就在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蜕化、扭曲,廉洁从政思想道德基础和拒腐防变道德防线出现动摇。要以加强对领导干部教育为重点,不断提高反腐倡廉教育的科学性、规范性、有效性。”自治区党委书记郭声琨在自治区纪委九届八次全会上语重心长地说。
要让反腐倡廉深入人心,宣传工作是重中之重,是基础性工作。如何增强宣教工作说服力和渗透力,推进党风廉政和反腐败宣教工作,是摆在自治区纪委面前的重大课题。
“要整合资源,创新载体,突出特色,增强针对性,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促使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廉洁自律意识,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这样要求。
为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工作,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机关坚持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发挥职能部门优势,动员党员干部群众广泛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自治区纪委建立起一整套宣教联席会议、协调会议制度等工作机制,建立起《新闻发布制度》、《新闻工作奖励制度》、《廉政教育基地管理使用制度》等制度,建立健全宣教目标管理责任制,通过制度来整合资源,形成合力。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北海,自治区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石生龙等领导同志亲自和纪委、宣传部门一起研究、制订方案、作出部署、组织实施,有力地推动宣传教育各项工作的开展。
全区纪检监察机关在宣传、组织、党校、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部门大力支持配合下,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有声势、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宣传教育活动。自治区纪委分别在广西日报、广西人民广播电台、广西电视台以及广西新闻网等主要媒体开设了反腐倡廉专题、专栏,开办“政风行风热线”节目,深入宣传中央和自治区党委关于反腐倡廉的方针政策、重要工作部署,宣传反腐倡廉工作成果和经验。各地也在当地媒体开设专栏,加强对贯彻落实《实施纲要》、《廉政准则》等党风廉政法规制度建设、查办案件、整治投资软环境、治理商业贿赂等工作成果的报道,形成了宣传强势。自治区纪委建立了广西纪检监察网站,目前网站访问量达600多万人次;全区各市也相应开设了纪检监察网站或反腐倡廉网页。
2009年,自治区纪委紧紧围绕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政策措施,大力宣传我区纪检监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大局,为推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保持广西发展良好势头各项工作开展监督检查情况,组织采写了《民生高于天——广西大力推进“五安工程”纪实》、《只因风好船行远》等系列报道分别在中国纪检监察报、广西日报等媒体发表后,得到了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
创新载体 营造氛围
“桂中大地摆歌台,反腐山歌唱起来;高扬正气歌不落,清正廉明抒情怀。”伴随着一曲曲廉政山歌,中央和自治区反腐倡廉方针政策及廉政理念穿山越岭,播撒在壮乡大街小巷、村屯山寨、田间地头。
我区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使廉政山歌创作演唱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而廉政山歌创意独特、形式新颖、贴近生活、易于传唱,成为宣传廉政文化的一个有效载体。2005年以来,自治区纪委注重挖掘廉政山歌这一独特形式,加强与宣传部门和文化单位的密切合作,大力开展以山歌演唱为载体的廉政教育。自治区纪委专门成立了以分管副书记为组长的反腐倡廉歌曲创作和廉政山歌演唱活动领导小组,协调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广电局、自治区文化厅、自治区文联、广西电视台等单位联合在全区组织开展了反腐倡廉歌曲评选和廉政山歌演唱活动。
经过多年的打造、培植,全区创作完成5000多首廉政歌曲。《壮乡有座清风楼》、《瓦西里的故事》两首廉政歌曲在全国廉政歌曲创作评选中荣获一等奖并在中央电视台“唱响正气歌”全国廉政歌曲文艺晚会上演出,成为脍炙人口曲目。在桂林市象山景区,以山歌为主打的文艺演出受到了人们追捧;在柳州市柳城县举办的系列民间山歌联唱活动深受人们喜爱;在首府南宁市朝阳广场,每天都有数以千计的群众自发组织山歌对唱活动……山歌已成为宣传廉政建设的又一新亮点,唱响八桂大地。
自治区纪委坚持多种形式开展反腐倡廉宣传教育,先后与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等有关部门组织举办了廉政公益广告创作评选、共产党员好作风摄影比赛、反腐倡廉演讲比赛、反腐倡廉书画展、反腐倡廉小小说创作等全区性廉政文化创建活动,取得了丰富的廉政文化建设成果,创建了一批廉政文化精品。“人生当如茶,清廉胜浮华”、“黄恒荣篇”、“育廉篇”等电视公益广告在全国廉政公益广告评选活动中荣获金奖,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
多管齐下 务求实效
“不看不知道,看后心猛跳。这样的警示教育使我们从内心里受到强烈震撼。”3月2日,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参观了设在柳州监狱的广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后感慨地说。
为增强廉政教育的针对性,使廉政教育入耳、入脑、入心,自治区纪委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示范教育基地、廉政文化基地、党校培训基地“四个基地”作用,广泛开展反腐倡廉教育,不断夯实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自治区纪委在柳州监狱建立了广西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设置了观看警示教育片、听取服刑人员现身说法、参观服刑人员在监狱的劳动改造等内容,极大增强了心灵震撼力。发文要求各级各部门组织党员干部到基地开展教育活动。目前全区已有1580多批次、13万余名党员干部到基地进行洗涤灵魂、接受警示教育。自治区直属机关工委、钦州市、北海市、贵港市等也分别建立了党员干部警示教育基地;各地还充分利用当地资源建立了百色起义纪念馆廉政教育基地、桂林恭城周渭祠廉政文化基地、北海合浦廉政文化基地、梧州蒙山太平天国警示教育基地等一批教育基地。
领导干部是开展廉政教育工作的重点。自治区纪委通过与组织部门、党校等沟通协调,把开展新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教育纳入领导干部教育培训的总体部署,连续多年坚持每年举办一期新任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学习班,对新任领导干部开展反腐倡廉形势教育、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截至目前,自治区纪委、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校已共同举办了七期新任厅级领导干部廉洁从政学习班。各地各部门也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分别举办新任领导干部廉政学习班670期,6万多名新任各级领导干部受到廉洁从政教育。
为了扩大廉政教育的覆盖面,从2002年起,自治区纪委联合党委组织部、宣传部等部门,每年确定一个主题,采取多种形式,有针对性地在全区党员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中开展反腐倡廉主题教育活动。自治区纪委还增加了“党员干部好作风”演讲比赛、组织桂剧《大儒还乡》在全区巡演、重播电视连续剧《一代廉吏于成龙》等内容。通过主题教育活动以及观看电教片、廉政党课、形势报告会、巡回宣讲、党纪条规知识竞赛、板报比赛、专题学习会、民主生活会等方式,全区党员干部受廉政教育面达95%以上。(赵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