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医改的重要内容,今年,四川省将在60%的地区由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施这一制度,明年全面推开。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为目标,省政府决定全面推进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省长蒋巨峰3月16日主持省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对上述工作进行了研究。
实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后,基层医疗机构的运行成本如何解决?会议明确,县级政府统筹安排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本建设、设备购置等经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经费和业务经费等运行成本通过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予以解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人口数量、服务半径以及居民满意度等,都将和经费补助挂钩。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含中心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主要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政府在每个行政村扶持1所标准化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政府举办。
会议要求各级政府合理设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科学核定编制,作为其聘用人员的依据。乡镇卫生院院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在公开选拔中择优聘任,聘期一般为3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所有人员实行竞聘上岗、全员聘用、合同管理。
会议强调,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严格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让群众享有基本医疗服务,减轻用药负担。统一使用国家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物目录药品、统一网上集中限价采购、统一确定配送企业配送,并实行零差率销售。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报销范围,且报销比例明显高于非基本药物。
会议指出,四川省地震灾区农民住房、农村学校医院等民生方面的重建工程基本完成后,农村产业培育发展和农民增收已成为当前灾区群众最迫切希望解决的现实问题。要高度重视和扎实抓好灾区农村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科学规划、合理选择适宜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围绕产业培育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对农民务工和生产技能的培训,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坚实支撑。
结合灾区产业发展实际,会议从发展特色效益种植业、培育现代畜牧业、发展特色林产业、壮大农产品加工业、提高劳务产业质量、培育提升以乡村旅游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等六个方面研究了促进措施。灾后产业恢复重建项目资金向农村产业重建发展倾斜,如39个重灾县建设特色产业核心示范区将得到补助,灾区劳动力培训人均补贴高于非灾区100元。
会议还研究了规范性文件清理及泸州港总体规划等事项。(记者 谭江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