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6日,青海省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和省内各媒体简要通报青海省第二次经济普查的主要情况和主要成果。
据了解,青海省于2008年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这次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08年12月31日,时期资料为2008年度。经过全省1.3万名普查人员近两年的艰苦努力,此次经济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得以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不仅获取了大量丰富翔实的普查数据,而且通过了国务院第二次经济普查办公室的抽查和验收。青海省第二次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统计局局长侯碧波告诉记者,此次经济普查的成果对全面了解青海省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规模及布局,了解青海省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技术的现状以及各生产要素的构成,摸清青海省各类企业和单位能源消耗的基本情况,建立健全覆盖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本单位名录库、基础信息数据库和统计电子地理信息系统;以及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完善国民经济核算制度,为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科学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普查成果,青海省2008年修订后的GDP为1018.62亿元,比原核算数据增加了57.10亿元,(全国增加了1.34万亿,多了4.4%);第二产业557.12亿元,比原核算数据增加了27.72亿元,其中工业468.60亿元,比原核算数据增加了25.75亿元,建筑业88.52亿元,比原核算数据增加了1.97亿元,第三产业355.93亿元,比原核算数据增加了29.38亿元。三次产业的结构由原来的11.0%∶55.0%∶34.0%调整为10.4%∶54.7%∶34.9%, 第一产业下降了0.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下降了0.3个百分点, 第三产业上升了0.9个百分点,表明青海省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发展的质量正在改善。(记者/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