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与产业化示范”取得重要进展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8日   来源:科技部网站

    “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与产业化示范”实施3年来,在项目组织单位山东省科技厅和各课题承担单位的共同努力下,项目研发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全面提升了我国海洋食品精深加工的技术水平与经济效益。有力支撑了我国海洋食品精深加工产业的快速发展

    项目共研制出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等52项,建立中试生产线7条,产业化示范生产线15条,累计新增产值3亿多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

    一是集成创新了水产品高效组合干燥技术,建成了国内首条年原料加工能力大于400吨的海参新型干燥加工示范生产线,较传统干燥方式干燥时间缩短80%以上,生产的干制品复水率大于传统产品的20% 以上,节能大于30%,为我国海参加工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开发新资源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的加工技术,突破了海洋水产蛋白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建成3条低值鱼冷冻鱼糜及鱼糜制品加工的产业化示范生产线,进一步提高了我国鱼糜制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三是创建了以海藻产业节能减排与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为技术特征的海带新型综合利用系统,使褐藻胶生产节水30%以上;开发了褐藻胶废弃物的高效利用技术,建成了海藻加工废弃物提取岩藻聚糖硫酸酯联产海藻肥的生产线,打破了岩藻聚糖硫酸酯这种功能食品原料只能从泡叶藻中提取的局面,使每公斤的提取成本由万元左右下降至千元左右,为海藻化工行业由传统产品向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是攻克海洋食品加工下脚料精深加工的关键技术,突破产业化高效利用的技术瓶颈。集成海洋食品加工下脚料的可控复合酶解系统技术、呈味模式分析技术、风味改良技术及节能减排新技术,开发了以海产品加工副产物加工制造调味品基料的绿色制备工艺,建成了珍珠贝牛磺酸强化调味基料和虾头肽类强化调味基料的产业化生产线,年新增产值7000万元。

    五是开发海洋食品的质量安全控制技术,建立对虾产品的品质评价及分级体系。开发出高效的双壳贝类重金属残留脱除技术,建立了甲壳类水产品食物中过敏原快速定性检测方法和水产品品质快速检测技术,实现海洋精深加工食品的安全生产。

 
 
 相关链接
· 科技部副部长曹健林3月11日到北京交通大学调研
· 科技部部长万钢精彩“点击”科技热点问题
· 科技部承办2009年全国两会建议提案全部办理完毕
· 科技部会议研究先进制造技术“十二五”发展战略
· 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会见联合国助理秘书长盖图
· 科技部:加快推进自主创新 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