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郑国光出席中国天气预报发展高层国际论坛并致辞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3月18日   来源:气象局网站

中国天气预报发展高层国际论坛召开。(来源:气象局网站)

    作为中央气象台成立60周年的纪念活动之一,3月18日,主题为“天气预报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的中国天气预报发展高层国际论坛在京开幕。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世界气象组织(WMO)大气科学委员会主席Michel Béland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矫梅燕出席开幕式。

    郑国光说,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央气象台业务不断发展、成绩斐然。各类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稳步开展,基本建成了比较完善的数值预报预测业务系统。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和数值预报产品广泛应用,使中国天气预报业务实现了由以传统人工分析为主的定性分析预报向自动化、客观化和定量化分析预报的重大变革。重大灾害性、关键性、转折性天气过程预报准确率逐年提高,中期天气数值预报可用时效不断延伸。

    郑国光表示,相对于国家气象防灾减灾需求和国际先进水平,中国天气预报业务仍存在较大差距。进入21世纪,现代天气业务进入了新的快速发展时期。与此同时,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能力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郑国光指出,大气无国界。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面对频繁发生的灾害性和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天气预报将面临众多挑战和难题。中央气象台愿意与世界各国气象部门在天气预报、数值预报等各个方面开展广泛和深入的合作交流,学习先进的预报技术和方法,提高未来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

    Michel Béland在致辞中对中国气象局长期以来对世界气象组织各项活动的支持表示感谢。他说,中国气象局积极参加世界天气研究计划等WMO项目,并领导和主持了多项研究,为世界气象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Michel Béland表示,气象科技发展迅速,但城市化进程、气候变化对灾害性天气的影响、水和空气质量的改变、海平面上升等问题以及数值模式的改进和全球气候服务框架的建立都给天气预报带来重大挑战。必须通过更多的研究与紧密的合作全面提高预报准确率。

    来自世界气象组织、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中国香港和澳门等气象部门的资深专家和官员,以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联寿和丁一汇等代表参加了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将通过12个主题报告,进一步讨论科技发展对天气预报技术的影响、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和气象服务能力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内容。依托这一国际论坛,国内外气象专家还将就数值预报模式开发及产品应用、短期气候预测技术、台风与海洋预报技术等内容分别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座谈。 (记者 郭起豪 李欣 刘晓林)

 
 
 相关链接
· 气象局要求做好旱区天气预报|启动Ⅲ级应急响应
· 春节天气预报大会商举行 多部门提预报服务需求
· 中央气象台发布大风降温天气预报
· 郑国光要求坚持不懈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准确率
· 郑国光强调:要千方百计提高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
· 警惕天气预报网站遭木马盯梢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