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杨冰)30日,重庆市召开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颁奖大会,长安汽车、重庆齿轮箱、力帆集团、西南铝业、庆铃汽车等5家企业获得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
市长黄奇帆出席颁奖大会并对全市质量工作提出四点要求。他强调,目前重庆市正提速落实“314”总体部署和国发3号文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质量工作放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企业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产品质量。
质量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代表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重庆企业要积极创建重庆名牌
黄奇帆说,质量与一个国家和地区的工业化进程息息相关,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二战之后,日本在短短几十年成为经济强国,依靠的是过硬的产品质量;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制造”遍布世界,也是依靠产品质量;这些年,重庆成为汽车、摩托车生产基地,也依靠长安、庆铃等一大批品牌企业的强力支撑。
而目前重庆GDP中工业占50%比重,今后可能会更高。黄奇帆表示,这是工业化的必然趋势,预计到2020年,重庆工业总产值将达3.5万亿。质量代表着企业的竞争力,两年前发生的三鹿毒奶粉事件,以及现在使整个日本汽车产业都遭遇信任危机的丰田“召回门”事件,都是不注重产品质量的结果。重庆如此庞大的工业产值,如果没有质量做保证,将无法变为销售值。
黄奇帆强调,今年到2015年是重庆的重大发展期,长安等5家企业获得市长质量管理奖,代表着过去10年重庆老工业的骄傲,但未来5年,重庆要诞生出新的获奖企业。
因此,他要求,重庆企业首先要视质量为生命,积极创建重庆名牌,形成一批知名品牌和优势企业。
要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
其次,黄奇帆要求,要以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提升企业产品质量。未来标准和品牌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谁拥有标准,就占有了市场的话语权,品牌就是企业核心竞争力所在。因此,我市要促进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与产业的同步发展。
5年前,重庆市工业产值3000多亿元,但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只有0.7%,共20多亿元。去年全市工业产值达8000多亿元,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提高到2%,达到160亿元。5年来,重庆市企业投入研发的资金增加了7倍多。
黄奇帆表示,到2015年,重庆工业产值预计达到1.6万亿,要引导企业把科研投入的比例提高到3%,届时每年我市企业将有500亿元研发投入,将促使重庆市企业核心竞争力大大提高。
黄奇帆说,重庆市笔记本电脑产业,实行零部件和整机基地化生产,“一头在内”的加工贸易模式,这将引来一大批零部件生产企业。对于电子信息产业来说,越是零部件,技术含量越高,这些零部件生产企业的落户,必将带动我市企业研发能力的提高。
以强化企业管理为抓手,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
第三,黄奇帆要求,要以强化企业管理为抓手,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体现在企业用料、人工等各方面,企业要在提高技术的同时,强化质量管理,加强对技术人员和工人的培训,提高技术可靠性和产品美誉度,完善企业质量诚信体系。
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西部产业检测服务基地项目,把服务和监管有机结合起来
最后,黄奇帆要求,要加强质量监督服务。
这些年,重庆市争取到8个国家级的检测中心落户重庆,有力地支撑了产业发展。黄奇帆说,哪里是产品质量检测测试中心,哪里就是研发的高地。未来全市要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西部产业检测服务基地项目,搭建高水平的质量公共服务平台,让检测中心助推重庆市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建设。
黄奇帆说,要在依法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同时,坚持科学监管的理念,把服务和监管有机结合起来,寓监管于支持之中,让重庆成为守法诚信者成长的“肥沃土壤”。全社会要行动起来,注重质量、维护质量、提升质量,赢得质量,就赢得了未来。
市领导胡健康、谢小军、陈万志,国家质检总局总工程师张纲出席会议。
又讯(记者 何骏)30日荣膺重庆市首届市长质量管理奖的5家企业,分别获得政府50万元重奖。
据市质监局局长张宗清介绍,从2005年下半年起,该奖开始筹备,重庆市先后赴上海、山东、深圳等城市“取经”。
经过4年多的储备,2009年7月7日,重庆正式成立市长质量管理奖评选委员会,成员单位包括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委、市财政局等12个市级部门,市长质量管理奖评选也随之启动。
通过信息发布、企业申报、资料评审、企业答辩、现场评审、综合评选、社会公示、评选委员会审议、市政府审批、颁奖表彰等10个环节组织实施,最终产生了5家获奖企业。
另外,重庆市2009年名牌产品和知名产品名单也于30日公布,嘉陵JL(JH)110系列两轮摩托车,庆铃五十铃T系列轻型商用车等91家企业的115个产品成为了2009年重庆名牌产品;雅丹奴男女式皮鞋、新康洁具等32家企业的37个产品成为了2009年重庆知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