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1日,交通运输部召开全国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部署电视电话会议,标志着为期两年的“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正式启动。
此次活动旨在把政府监管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将安全生产工作重点放在施工工地,大力推进交通运输建设行业安全管理标准化进程,进一步在建设项目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凝聚共识,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把安全生产抓紧、抓实、抓细、抓好,促进交通运输快速高效安全绿色发展。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冯正霖强调,要通过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健全“两个机制”。
一是健全建设项目安全管理责任机制。形成以建设单位为主导,施工企业为主体,设计、监理、监测等单位各负其责的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同时,将安全责任体系及其运行情况纳入政府监督检查的内容,形成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机制。
二是健全安全信用评价联动机制。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要将从业企业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情况纳入信用评价体系,信用评价结果要与市场准入和招投标紧密结合。不断形成具有导向性的制度和政策,建立健全“施工现场”与“建设市场”有效联动的安全信用评价机制,实现工程建设的长治久安。
同时,要提高“三个能力”,即提高安全监管能力,加强政府安全质量监管队伍建设,充实监管人员,保证监督经费,进一步提高安全监管的有效性;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进一步加快基层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充实应急救援力量,落实应急物资,完善应急预案,加强应急演练,做好应对交通建设各种突发事件的应急准备工作;提高安全技术保障能力,大力实施安全技术改造,推广先进、适用、可靠的安全生产技术和装备,淘汰落后工艺和机具,加强深山远海施工区极端天气和地质灾害的预警系统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技术保障水平。
冯正霖要求把开展“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与实现“十一五”交通运输建设质量安全目标任务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规范结合起来,与国务院“安全生产年”活动结合起来,与隐患排查治理和日常安全监管工作结合起来,确保“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部安全总监刘功臣主持会议。部质监总站站长李彦武就《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活动实施方案》(详见《中国交通报》3月18日1版)进行了说明。河南省交通运输厅、上海市交通运输和港口管理局、中国交通建设集团的代表分别作了发言。部各有关司局、行业协会代表等在主会场参加会议,各省(区、市)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及工程项目建设、监理等单位代表在分会场参加会议。(张向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