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资源与10部委联手
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
汪民部署工作 卢春房许小峰周海涛邱瑞田讲话
4月13日下午,国土资源部在京召开全国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视频会议。国家防总、交通运输部、铁道部、中国气象局、国家三峡办等有关领导及住房城乡建设部、中国地震局、电监会、安全监管总局、民政部等有关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会上,国土资源部副部长汪民对2010年汛期防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特别强调今年地灾防治形势要比去年严峻,任务要比去年艰巨。国土资源系统各级管理部门要准确把握防灾的问题,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和畏难情绪,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不确定性,扎实做好2010年汛期防治工作。铁道部副部长卢春房、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徐小峰、交通运输部总工程师周海涛、国家防办副主任、巡视员邱瑞田分别在会上讲话。
汪民首先传达了党中央、国务院领导的重要指示。在总结2009年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面临的严峻形势。他提出,2010年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形势依然十分严峻。极端天气增多带来新挑战,三峡库区和汶川地震灾区任务艰巨,人为工程活动导致防灾压力剧增,而我们的防灾工作还存在薄弱环节。
针对此,他强调,要准确把握防灾中的关键问题。从思想上既要坚决克服侥幸心理、麻痹思想,也要坚决克服畏难情绪;从认识上要充分认识地质灾害防治的不确定性,正确对待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努力为从事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层国土资源部门干部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从行动上,要狠抓落实、务求实效,在工作中要做到“三勤”,即脑勤、口勤、腿勤。在制度落实上,不断完善群测群防责任制、汛期24小时值班制度、汛前排查制度、汛期巡查制度、灾情速报日报等行之有效的制度。在防治决策上,应考虑防治成本,更应该考虑防治效果,考虑受灾群众的切身利益。
会上,汪民重点部署了今年汛期防灾工作的7项工作:
一是加强群测群防体系建设。今年,部将继续全面推进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十有县”、地质灾害防治行政管理、事业支撑、应急处置、专家咨询、中介服务“五条线”和乡镇国土所的评估、巡查、宣传、预案和人员“五到位”建设。按照计划,“五到位”宣传培训活动由部直接组织培训1千人,第三季度省以下培训1万人,并借助中组部农村干部远程教育培训网络,培训乡镇国土所干部和基层群测群防骨干人员10万人。二是加强地灾气象预警。今年,要继续大力推进地质灾害气象预警预报工作,尽快覆盖全国1640个山地丘陵区县(市、区)。三是加强重点地区工作。湖北、重庆两省(市)要特别做好库水位涨落期间的地质灾害防范工作。四川、陕西、甘肃三省要加快实施地质灾害防治专项规划,加快进度,推动地震灾区地质灾害治理工作。西南干旱地区要早作安排,严防由于长期干旱,土壤松散、开裂,雨水下渗,局部降雨引发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四是加强黄土地区工作。要扎实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及时发现隐患,不留死角。对排查出的隐患,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要注意科学选址,切实加强对于村民宅基地建房的选址管理,最大限度避开黄土崩滑危险地段。对新的建设项目、城市和集镇规划等必须开展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五是加强在建工程防灾工作。重点是要严格落实建设工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中,对建设方关于地质灾害防治的措施。要努力建立三项制度,即公示制度、督查制度和告知制度。六是加强部门联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要主动指导和协助建设、交通、铁道、水利、电力企业等相关部门,落实好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七是加强督查检查。通过随机抽查、实地检查、明查暗访、听取汇报、召开座谈会、现场提问、查阅资料等方式,对各项防灾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对在督促检查中发现的落实不到位、执行不力或违反各项制度的现象进行通报批评、公开曝光直至行政问责。2010年,各地开展检查时,要邀请相关部门参加,有针对性地对城镇乡村等人口密集区和江河流域、公路铁道干线、重要设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区等重点区域进行检查。
卢春房、许小峰、周海涛、邱瑞田在讲话中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地灾形势,对涉及各自部门相关领域的地质灾害防治措施进行了部署,表示要进一步加强与国土资源部门的协商合作,共同打好今年地质灾害防治的硬仗。
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0年我国降水偏多的范围将大于2009年同期。主要多雨带位于长江中游沿江、江汉、江淮、黄淮、华北南部和西北东部地区,部分地区将出现暴雨洪涝;登陆的热带气旋个数接近常年,夏季后期到秋季中期为热带气旋影响集中时期。全国23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随时都有发生灾害的可能。
国土资源相关司局、中国地质调查局及其下属环境监测院、航遥中心及其他直属单位有关负责人应邀出席北京主会场。全国2600多人在各省(区、市)分会场及部分地方市(地)、(县)的分会场参加了视频会。
据称,国土资源部将在视频会议后发出汛期工作检查的通知, 5月将派出以部领导带队、相关部门参加的联合工作组赴重点省份进行抽查。(记者 赵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