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部门信息
 
卫生部全力保证玉树震区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4月16日   来源:卫生部网站

    4月14日7时49分,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这是继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后,我国境内发生的又一次严重的地震灾害。截止到16日8时,因地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已达791人,失踪294人,伤员达11486人,其中重伤1176人,详细伤亡情况尚在进一步统计中。

    灾害发生后,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果断决策,紧急启动应急一级响应机制,迅速成立青海玉树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面对严重的地震灾害,卫生部门承担两项重要任务:一是全力救治伤员,减少人员伤亡;二是做好灾区防疫工作,严防传染病的流行。

    为完成好这两大任务,卫生部牵头成立了卫生防疫组,启动了自然灾害卫生应急一级响应,确定了“高度重视、协调配合、迅速应对、科学处置”的原则,紧急调动全国医疗卫生力量,千方百计抢救伤病员,全力支持地震灾区卫生防疫工作。

    4月14日,卫生部组建了卫生部青海省玉树地震卫生应急领导小组,由卫生部部长陈竺同志和党组书记张茅同志任组长。随后紧急召开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紧急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同时与总后卫生部紧急会商,启动了军地医疗卫生力量协调联动、优势互补的医疗救援协作机制。

    4月14日地震后,青海、四川、西藏、甘肃卫生部门立即派出287人的医疗卫生救援队伍携带医药物资赶赴灾区,开展地震伤员医疗救治工作。同时,卫生部在全国组织了1843人的医疗救援队伍随时待命出发。为加强救援力量,卫生部在全国调集了263台急救车辆。总后卫生部也在同一时间完成2所方舱医院和5个野战医疗所的充分准备。

    这次灾情发生后,全国医疗卫生系统积极行动,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医务人员纷纷向卫生部提出申请,要求前往玉树开展医疗救援,同时,准备了大量医疗设备、药品和救援物资待命出发。截至4月16日上午,卫生部已派出北京、天津、广东、四川、甘肃、陕西、湖北、重庆、山西、宁夏、西藏、新疆、云南、青海等省(区、市)医疗队共计1618人,携带大批医疗物资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援工作。医疗队由普通外科、骨科、神经外科、胸外科、肾内科、重症医学科、儿科、麻醉科、急诊科、感染科等相关专业的医师和护士组成。派出240辆急救车和1304名随车医务人员通过陆路、铁路赶赴灾区。总后卫生部也派出多个医疗队前往灾区救治伤员,特别派出了2所方舱医院和5个野战医疗所,每个方舱医院配备150名医务人员,每个野战医疗所配备60名医务人员。方舱医院和野战医疗所曾经在汶川地震伤员救治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做好血液保障工作,青海省血液中心连夜通过公路将140袋2.8万毫升血液和运血箱调往灾区,技术骨干派往前线,保障玉树地震医疗救援工作;同时,卫生部指导玉树中心血站和青海省血液中心启动当地应急献血自愿者队伍献血预约登记动员工作;根据医疗救治需求采集供应血液防止血液过度储存造成浪费。4月15日14时40分,北京血液中心已将1000单位20万毫升血液,运抵青海省血液中心储备,随时可以调往前线。根据卫生部的统一安排,北京、陕西、甘肃、四川等省市也做好了血液储备、库存监测以及献血员的预约登记工作,保证驰援灾区和接收转运伤员医疗救治地的血液供应保障工作。

    鉴于玉树地区医疗条件简陋,当地医院已经无法使用,这次地震伤员的重症伤员以转运救治为主。在民航总局、铁道部、交通运输部的共同配合下,卫生部门于地震当日会商研究转运工作方案,协调安排青海省西宁市预留2000张床位、四川省成都市和甘肃省兰州市各预留500张床位,陕西省西安市预留100张床位,其他地区也做出相应准备工作,迅速启动了地震重症伤员的转运救治工作。为指导各地做好青海玉树地震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特别是重症伤员的转运工作,保证重症伤员转出和接收工作安全、有序、有效进行,确保地震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卫生部下发了《关于做好青海玉树县地震伤员医疗救治与转运工作的通知》,对地震重症伤员的转运和伤员医疗救治工作提出要求。

    4月14日地震当日,从玉树向西宁转送50名重症伤员。截至4月16日10时,自青海玉树已转出重症伤员1060名。通过航空转送722名,其余338名伤员通过公路转运。伤员中,631名通过航空和公路转送至西宁,206名通过航空转送到成都,128名通过航空转送到兰州,95名通过航空转送至西安,转送的伤员大部分收治在技术和条件较好的三级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

    在大力推进灾区伤员救治工作的同时,卫生部十分重视指导支持灾区开展卫生防疫和环境消杀工作,重点加强人畜共患病的监测和防控工作,做好食品和饮用水安全监督工作,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同时加强宣传,向灾民和救援人员普及救灾防病知识。卫生部组建的专业卫生防疫队伍,已于今天上午超赴地震灾区,进一步强化对灾区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指导。

    灾情发生后,青海省卫生部门在青海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迅速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灾后当日上午就向灾区派出抗震救灾医疗救援先遣工作组、25人组成的首批省级医疗队和7人组成的卫生防疫队;15日再次派出60人组成的第二批医疗和卫生防疫队,并向灾区紧急调运大批救护车、医疗设备和药品,同时组建3支共300人的省级医疗队,随后陆续赶赴灾区开展医疗救治和防疫工作。

    青海玉树重大灾情,同样牵动着全国600万医疗卫生工作者的心。各地卫生部门医务人员不畏高原缺氧、气候条件恶劣,在第一时间调集人力、物力、财力支援青海地震灾区,展示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

    接下来,卫生部将继续与前方工作组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灾区卫生防疫工作进展情况,及时了解面临的困难和前方工作的需求,及时协调各方人力、物资,全力支持青海省的抗震救灾工作,确保抗震救灾医疗救治和卫生防疫工作有序、有力、有效开展。

    一是继续做好灾区现场的医疗救援和重症伤员转运工作,确保每一位受伤群众得到有效救治,确保需要转送的伤员,特别是重症伤员尽快得到安全转运。同时,组织力量安排好对重伤员的救治和后期康复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致残率。

    二是逐步加大卫生防疫和卫生监督工作力度,严防传染病的流行,切实保障灾区饮用水和食品卫生安全,防止发生饮用水和食品安全事件。针对灾区近几年动物间鼠疫疫情活跃的情况,采取有效措施,重点防范鼠疫疫情,通过加强监测、灭鼠灭獭、健康教育等防控措施,有效防范鼠疫暴发和流行。

    三是在紧急医疗卫生救援工作告一段落后,指导灾区开展医疗卫生设施受损情况的评估工作,积极争取多方支持,协助灾区恢复重建,尤其是重点医疗卫生设施的建设,尽快恢复灾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秩序,改善灾区的医疗服务条件,确保灾区人民病有所医。

    抗震救灾和医疗卫生救援工作任务还很繁重。在灾区实施应急救治的广大医疗卫生人员,将全力以赴抢救伤员,为受灾伤员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服务,帮助伤员尽快恢复健康。

    卫生部门将在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指挥和坚强领导下,按照有关预案和工作方案,与有关部门和军队、武警协调配合,分工合作,继续调动医疗卫生力量,全力做好地震灾区伤员医疗救治和疾病防控工作,最大限度降低地震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全力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

    卫生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

    针对目前灾区厕所严重短缺、饮水安全需要加强、电力和通信中断、语言交流困难等问题,卫生部正在采取积极措施加强卫生防疫工作:一是组织专家制定《青海玉树县抗震救灾卫生防疫工作方案》,明确防疫工作开展时限、工作范围、组织方式、量化指标等内容,指导灾区防疫工作有序开展。二是由前方工作组指导当地卫生部门,组织对灾民集中安置点开展巡查,力争早发现、早处置鼠疫等重点传染病疫情。

    三是在救援队伍中增加安排懂得藏族语言的人员。

    玉树目前未发现鼠疫疫情

    为了做好地震灾区鼠疫防控工作,青海卫生防疫人员针对分派到各医疗点的医务人员开展了鼠疫防控知识宣传培训,同时,青海省地方病预防控制所在玉树州赛马场以南160公顷和以北10公顷范围内开展了鼠疫疫源地踏查,未发现鼠疫主要染疫动物旱獭活动迹象。

    下一步,国家专家组将指导、支持青海疾控人员进一步做好鼠疫疫情监测,鼠防知识宣传和发现疫情后的灭鼠、灭獭各项准备工作。

 
 
 相关链接
· 卫生部门全力做好青海玉树县地震伤员转送工作
· 卫生部要求制定详细地震伤员转送计划和转送方案
· 卫生防疫组召开联络员会议部署震区医疗卫生救援
· 卫生部赶赴玉树地震灾区救援医疗队15日11时出发
· 卫生部部署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