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季节性、区域性或突发事件导致的煤电油运告急近年来频繁出现,这一“怪圈”能否被打破?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世伟说:“我们探索和尝试推出的几项举措,相信有助于这一难题的破解。”
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改革以往老的调配方式,将关联行业战略合作和煤炭供需双方签订长期协议引向深入。早在2008年,河南省就已开始推动煤电等关联行业和煤炭供需双方进行长期战略合作,取得了较大成效。截至目前,我省煤电双方通过资金纽带相互参股、入股的项目就已有9个,资金达46亿元,仅煤电之间2010年签订合作协议就达7460万吨。
“借助市场之力,引导战略合作不断走向深入,对保障供需之间平衡将发挥巨大的作用。”刘世伟说。
河南省工信厅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吴庆格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努力推进煤炭储备基地的建设和煤电互保机制的形成。
目前煤电应急协调已成为工业经济运行的常态,这不仅打乱了煤炭企业原有的销售渠道,还影响到了企业所签煤电合同的兑现,使企业不能正常运营。
“而利用河南省本身是产煤大省的优势,用好电厂和重点煤企的储煤场地,通过政府主导和出台支持政策开展煤炭战略储备,不仅可有效平衡煤炭价格、解决煤电矛盾、促进良性供需机制的形成,还能引导煤企分煤种进行资源储备,提高河南的资源利用率。”吴庆格说。
据悉,这一思路一提出,马上引起了煤、电企业的高度关注,目前大唐电力河南分公司已着手开展调研,初步设想在豫北、豫中、豫西建三个储备基地。
淡季时你生产我收储,紧张时依然保持稳定供给,将煤电长期以来的“顶牛”关系变为互保互利,建立合作互保的新机制,也将使我省工业经济运行保障的时紧时松成为过去。
“用‘新思维’来打破‘怪圈’,将保障河南工业运行的持续常态发展,大大提高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质量。”刘世伟非常肯定地表示。(记者 龚砚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