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融融铁路情
---铁路开行“救”字头专列转运玉树地震伤员纪实
4月24日,经过两天多的精心准备,西宁站先后开出了救2次、救6次两列伤员专列,共往西安、兰州转运地震伤员166名。怀着对玉树灾区人民的浓浓情意,青藏铁路公司优质、高效地完成了转运任务,让被转运伤员感受到了蕴藏于细节中的贴心照顾,让融融春意充满了整个旅程。
“铁路安排得真不错”
4月24日近9时,青海省副省长马顺清到西宁至西安的救2次伤员专列上看望伤员并查看相关设施。在详细询问了几位伤员的病情并仔细查看了配备物品、列车消防器材、拆卸车窗安装情况后,马顺清由衷赞叹:“铁路安排得真不错!”
为做好伤员转运工作,使被转运伤员得到最优质的服务,在铁道部的统一部署下,青藏公司精心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21日晚接到随时准备开行伤员专列的通知后,公司连夜召开工作落实会议,成立了由公司党政领导亲自挂帅的伤员转运指挥部,下设行车指挥、治安保卫、伤病员转运等7个服务小组。他们借鉴汶川地震转运伤员的工作经验,细化完善了伤员转运方案,明确了各相关部门职责,特别是各结合部的衔接保证措施。
无论是在站台上还是在列车车厢里,“铁路职工祝地震灾区伤员早日康复”“铁路职工与灾区人民心连心”的温情标语随处可见。
青藏公司选派了一批工作能力和责任心强的领导干部随车全程添乘,全面负责专列各项工作,并在每列专列上配备了4名列车长,每节车厢配备了2名经过青海省红十字会培训的列车员。为了便于交流沟通,每列伤员专列上还配备了4名藏语乘务员。为方便医生和家属护理,用于伤员的卧铺车全部拆除了中铺;每个卧铺格内都制作了可以悬挂吊瓶的挂钩,每个座位下都配备了脸盆、毛巾、香皂和大小便盆。由于被转运伤员大部分是少数民族,餐车根据民族习惯,按照中、轻度伤员和工作人员分别准备食物,并备有流质及素食食物,满足不同伤员的需求。餐车工作人员还为每位伤员及家属奉上了自己制作的味道醇正的酥油茶、青稞面糌耙等藏族食品。
“感谢铁路人,你们真是我的亲人”
4月24日9时05分和16时,救2次、救6次两列伤员专列顺利开出。一路上,列车工作人员为地震伤员提供了优质服务,让他们感受到了亲人般的温暖。
73岁的玉树县结古镇藏族老人更求才加无儿无女,是个“五保户”。在地震中,他身上多处受伤,胸腔有积水,肾严重积水,右下肢多处骨折,右脚脚踝肿大,行动不便。担当救2次伤员专列14号车厢乘务工作的共产党员袁德胜、共青团员王贺发现老人没有家人陪护,一路上对他照顾得无微不至。
老人吃饭有困难,王贺就用被子从后面垫住老人的腰,袁德胜则用饭勺一勺一勺地给老人喂饭。老人牙齿不太好,袁德胜就专门跑到餐车,让厨师把米饭熬成粥。
记者和老人聊天时,老人不断伸出大拇指夸赞:“感谢铁路人,你们真是我的亲人!”
救6次列车启动后,乘务员格桑央吉用藏语逐节车厢询问伤员情况。听到熟悉的藏语,许多伤员及家属感叹道:“铁路部门考虑得真周到啊!”相同的语言一下拉近了乘务员和伤员及家属之间的距离。一名伤员家属有点害羞地问格桑央吉:“我好久没和玉树的亲人联系了,能借您的手机用一下吗?”格桑央吉毫不犹豫地把手机递过去说:“尽管打,咱们是一家人,不用客气!”
“能为伤员及家属做点事,我感到很快乐。”面对记者,格桑央吉平静地说。
这其实是所有铁路职工想说的话。(记者 杨海成 马晓军)
铁路已开行“抢”字头专列183列 “救”字头客车4列
玉树抗震救灾仍在全力推进,灾后重建准备工作正在抓紧进行。铁路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坚持以人为本,按照把受灾居民住房和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摆在重建优先位置的要求,及时了解掌握重建物资运输需求,全面做好运输能力安排,搞好运输组织衔接,确保所需物资安全及时运往灾区。
今天,铁路开行“抢”字头救灾专列9列,运输救灾物资74车,运送棉被2291床、棉衣11329件、水7994箱、油品2429.6吨、移动式生物实验室1套、防潮垫11980张。
截至今日12时,铁路累计开行“抢”字头救灾专列183列,运输救灾物资1469车;累计运送医务人员1937人,转运伤员166人,加开“救”字头客车4列,加挂硬卧车13辆,医务人员现已全部到达;开行“抢”字头军列3列,运送2支医疗队及野战医院设备。(记者 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