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央纪委副书记、监察部部长、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副组长马馼先后到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就加强青海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监管工作进行检查调研。她强调,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监管的重要性,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做好监管工作,确保捐赠资金物资全部用于灾区,用于受灾群众,让捐赠机构和捐赠人放心满意。
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副会长郝林娜、王海京,中华慈善总会常务副会长李本公分别汇报了本单位开展抗震救灾和捐赠资金物资监管工作的情况。
在听取汇报后,马馼指出,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总会是我国救援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救灾方面起着沟通政府与群众、国内与国(境)外的桥梁作用。青海玉树地震发生后,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紧急行动,向灾区下拨救灾备用金、受灾群众急需的生活必需品,派出工作组和救援队赴灾区开展抗震救灾工作,积极开展为灾区募捐款物活动,切实加强对捐赠款物的监管,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对抗震救灾健康顺利进行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马馼指出,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抗震救灾工作规范、有序、廉洁进行的重要保证。捐赠资金物资凝结着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灾区人民的关怀和爱心,管理难度大,敏感性强,对其加强监管尤为重要。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要依照职责分工,会同有关方面切实加强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的监管。要严格规范捐赠资金物资的募集,依法加强对短信募集、网上募捐、邮局汇款、银行转账等多种途径捐款的监督。接收捐赠款物必须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要严格规范捐赠资金的汇缴。中国红十字会、慈善总会等社会组织和公募基金会所募资金,要按照规定逐级向上汇缴,及时报告捐赠资金接收情况。要严格规范捐赠资金物资的使用,对捐赠人明确提出使用意向的捐赠资金物资,要充分尊重捐赠人意愿优先安排使用;对未明确使用意向的捐赠资金,要根据灾后恢复重建规划,重点用于学校、医院等民生项目和对特困群众等特殊群体的安置等。加强对定向捐赠资金物资使用的引导,在捐赠款物过于集中同一地方同一项目的情况下,接收捐赠部门和单位要多做工作,在征求捐赠人同意后,按有关规定调剂使用。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华慈善总会等接收捐赠资金单位,要加强与民政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和青海灾区恢复重建领导机构的协商沟通,按照灾区恢复重建规划认领重建项目,并按要求确定建设和资金拨付方式。
马馼强调,要按照谁接收、谁反馈的原则,认真做好捐款管理使用情况的公示和反馈工作,方便捐赠机构和捐赠人查询。要加强对涉及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物资方面舆情的收集和研判,及时进行处置,正确引导舆论。要建立健全信息公开制度,把公开透明原则贯穿于捐赠资金物资管理使用的全过程,主动公开捐赠资金物资的来源、种类、数量和去向,向广大人民群众交一本明白账、廉洁账、放心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