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十年来,围绕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甘肃省紧紧抓住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着力解决人才干事创业环境不宽松的问题,着力解决制约人才队伍发展和效能发挥的体制机制性障碍问题,着力解决人才自主创新激励保障机制不强的问题,甘肃省人才资源开发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总量持续增长,人才素质逐年提高。据悉,目前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已达65万人,确保了甘肃省各重点发展领域和建设项目对人才的需求。
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人才开发工作的决定》等政策规定,把高层次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作为重点进行部署和推进,实施了一系列高层次专业人才培养工程和计划,通过优先培养高层次人才,带动和促进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和利用。在“九五”期间实施的“333科技人才工程”基础上,“十五”期间,甘肃省财政每年拨款3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了“555创新人才工程”,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选拔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2004年起,实施特聘科技专家制度,先后三次面向国内外公开招聘专家29人。甘肃省各地相继设立了“人才专项资金”,在重大建设项目和科研经费中,划出一定份额用于人才开发;同时支持企事业单位将人才作为资本进行投资、开发和经营,鼓励社会资金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投资人才开发;鼓励留学人员回甘创业,创办“中国兰州留学人员创业园”,目前已吸引77名留学人员创建科技企业54户。
2007年,甘肃省十一次党代会确定了“四抓三支撑”的总体思路,人力资源开发利用被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三大支撑”之一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08年,《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支撑体系建设纲要》出台,提出了“围绕项目开发人才,重点产业重点开发,优势产业优先开发,以高层次人才支撑项目发展”的思路,确定了“15个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和“18项保障措施”,决定通过制定专项人才开发配置计划,超常规推进计划的落实,用3年时间,建立一支用得上、留得住、充满活力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才队伍。2009年,作为人才支撑体系18项保障措施的第一大人才工程——领军人才选拔全面展开,最终遴选出了943名领军人才。
在实施人才开发工程的同时,甘肃省加快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实行“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柔性流动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力度。2005年以来,已先后从省外引进包括两院院士在内的高层次人才101名。2009年,启动百名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目前,已通过各种方式引进23名急需人才。
在财力十分有限的情况下,甘肃省努力创新服务保障机制,不断提高高层次人才的工作生活待遇,激发高层次人才创业活力。为在甘工作的两院院士每人每月发放津贴1万元,配备专用轿车,建成了“院士公寓”。重奖科技功臣,每年评选1-2人,奖励60万元,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和甘肃省优秀专家,一次性奖励1万元。同时,为特聘科技专家、领军人才、博士生导师按月发放津贴。一系列政策措施,不仅使甘肃省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也进一步激发了专业技术人才干事创业的热情,为甘肃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记者 吕宝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