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工作无小事。近年来,陕西省按照国家部署和要求,坚持以平安创建为载体,以强化管理为核心,以综合治理为保障,逐步建立完善了“六个机制”,即组织领导机制、排查整改机制、信息研判机制、预警应急机制、协商综治机制、教育培训机制。这些工作的不断推进,有效地保障维护了校园的正常秩序和师生的安全。
在创建平安工作中,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省质检局、省药监局等部门协调配合,采取了大量措施确保校园安全。早在2003年,省教工委、省教育厅就设立了稳定安全办公室,目前,全省各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基本设立了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各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安全管理工作小组,落实了责任分工,形成了“省—市—县—校”四级联动、信息通畅、反应迅速的工作机制。
近年来,每年由省财政列支专项经费1000万元,免费向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发放安全知识教材。从2006年起,陕西省每年设立专项经费100万元,启动中小学、幼儿园校(园)长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到2008年,已完成对全省6万余名校(园)长的分级培训。2008年,又启动了教师安全与应急管理培训,计划用2—3年时间将所有教师轮训一遍。至今,已培训教师15万名,大大增强了学校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
同时,陕西省建立排查和整改机制,将安全隐患和矛盾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按照抓早、抓小、抓苗头的原则,坚持每季度对影响学校安全稳定的深层次、苗头性问题进行排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建立台账,对重大问题按照“一个问题、一名领导、一套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原则进行整改。2009年,全省排查整改校内各种安全隐患4123项,校园周边安全隐患1334项。
目前,陕西省已建立起了以《陕西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为总纲,以各地教育部门、各学校预案为支撑,上下衔接,覆盖所有工作环节的应急预案体系。2009年起,还重点在全省教育系统推行风险评估机制,对所有涉及师生利益和安全稳定的重大事项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预案,化解隐患。(记者 吕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