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警设施布设到村 破解山区防汛难题
陕西省启动“千村百点”防汛预警设施建设
今年,陕西省防御山洪灾害又出新举措,秦巴山区山洪灾害预警设施项目建设日前正式启动,计划6月底前全面建成1000个行政村防汛监测预警设施和100个防汛视频监测点,将防汛预警设施布设延伸到村,为以村为主体的防汛避险提供第一时间信息预警支撑,提升村级山洪灾害防御能力,以利于在暴雨山洪灾害发生之前,能够及时采取预防和撤离措施,减少人员财产损失。
陕南秦巴山区是山洪灾害多发区,监控预防难度很大,极易造成人员财产损失,是陕西省防汛工作重点。今年,陕西省把村级防汛预警设施建设作为有效破解山区农村防汛工作难题的重要切入点,重点对汉中、安康、商洛和宝鸡4市10县1000个防汛重点行政村配备简易报警雨量器和无线预警广播等设备,健全村、组、户三级防御责任体系,并通过完善山洪灾害防御预案,完善山洪灾害危险区、安全区划分,合理确定预警等级指标、发布程序和方式,明确撤离、转移、安置人员、路线、方法等,确保防汛信息传递到户,确保监测、预警、避险措施落实,增强受威胁村民防汛避险自救意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继续做好大江大河防汛设施建设,在全省11个市(区)、8个水利厅厅直单位管理范围选定27条重要江河、16座重点水库、13处重要水文站建设100处汛情视频监视点和16个移动汛情视频监视站,为各级防汛抗旱指挥决策提供视频图像和调度控制。
为加快“千村百点”项目实施,省上将专门拿出资金对项目按照以奖代补、绩效考核的原则进行补助,承担建设任务的各地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和有关单位已迅速开始进行监视点位置优化、预警村名单选择、实施方案编制上报、沟通协调同级财政落实配套资金等工作。(记者 刘国英 通讯员 王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