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场台风造成死亡人数超过万人的有4次,新中国成立以来一场台风造成人员死亡过百的有12次;20世纪初广东曾经发生过震惊中外的珠江全流域性大洪水,死伤10余万人,广州市被水淹7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受旱面积过100万公顷的有9个年份……洪涝、台风、干旱不仅是全球共同面对的常发性自然灾害,更是广东多发性的极端灾害。”这是为纪念今天的“5.12”防灾减灾日,广东省防总有关专家提供的数据。
据广东省防总透露,广东地处珠江最下游,濒临南海,受亚热带气候影响,经常为台风、洪涝、干旱三大自然灾害所困扰。据记录,广东每年台风有次数多、发生密、风力强、灾害重的特点。平均每年登陆的台风有3.3个,居全国之首,最多年份高达7个。广东多年平均降雨量1771毫米,表面上看雨量充沛但80%降雨高度集中在汛期以洪涝肆虐的形式出现,同时枯水期季节性干旱非常突出。
应对台风、洪涝、干旱三大心腹之患,广东亟待加快水旱风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广东省防总专家介绍,目前正在致力完善科学高效的指挥体系,已建成投产的各子系统在2007年至2009年汛期防御台风暴雨洪水中取得了良好效益。尤其是实时水雨情信息采集系统、台风实时采集分析系统、会商系统和决策支持业务应用系统,提高了三防部门科学决策水平和防灾减灾的快速响应能力。与此同时,广东省防总还在致力完善布局科学的抢险保障体系。广东省组建了11支省属三防抢险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