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是全国助残日。15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残联名誉主席邓朴方来到北京昌平区小汤山镇考察扶贫助残基地,并亲切慰问了在基地集中劳动以及通过基地辐射带动就业的部分残疾人。
邓朴方一行考察了扶贫助残基地的种植大棚和残疾人职业康复劳动实习大棚,与在那里参加劳动的残疾人亲切交谈。邓朴方向残疾人职工致以节日的问候,并详细了解了他们在基地生产以及家庭收入等生活状况。
据介绍,该基地是市残联认定并扶持的扶贫助残基地,也是首个方便残疾人的无障碍观光采摘园。目前,基地里一共有20名残疾职工参加集中劳动,还辐射带动了42户残疾人种养殖户。本市目前已有农村扶贫助残基地87个,辐射带动7000多名农村残疾人从事生产劳动。
近年来,北京市先后制定出台了8项帮扶农村残疾人的指导意见和50多项具体帮扶措施。近五年来,本市对农村残疾人工作投入资金6.3亿元,是“十五”期间的8.7倍。2.72万名农村低收入残疾人做到了低保“应保尽保”,1.8万名农村残疾人在低保基础上每月获得50元专项补助,1.98万名重残无业农村低收入残疾人按照低保标准给予补助;近6万名农村残疾人参加了新型合作医疗,5万多名农村残疾人参加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农村残疾人危旧房得到优先翻建维修。有1万多户农村家庭住房得到了无障碍改造;农村适龄残疾人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98.9%;《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实施以来,已向7万多名农村老年残疾人和重度残疾人发放了每月100元的养老助残券,并提供了居家助残服务。到目前,本市基本实现了农村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零拒绝”,残疾人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全覆盖”,社会救助“无盲点”,“无农村低保残疾人危房户”的目标,建立了城乡一体化的残疾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
陪同考察的还有中国残联主席、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张海迪,中国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国务院残工委副主任王新宪,中国残联党组副书记、常务副理事长、国务院残工委秘书长王乃坤,中国残联副理事长程凯,市委常委梁伟等。(记者 侯莎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