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地方政务
 
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隆重召开 骆惠宁讲话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www.gov.cn   2010年05月19日   来源:青海日报

    在玉树抗震救灾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灾后重建开始启动,全省各项工作异常繁忙的情况下, 5月18日,青海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表彰2009年度为青海省科技事业发展和新青海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青海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强卫,省委副书记、省长骆惠宁,省委常委沈何、李鹏新、吉狄马加、多杰热旦,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晓,副省长邓本太、高云龙、何挺,省政协副主席马志伟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骆惠宁作重要讲话,高云龙主持会议。邓本太宣读了省政府关于2009年度青海省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党玉琪代表获奖者发言。

    骆惠宁在讲话中指出,2009年,是新世纪以来青海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省委、省政府坚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转变发展方式、应对风险挑战的关键举措,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推动重大科技专项,重点实施“123”科技支撑工程,攻克了一批新能源、新材料、盐湖化工、装备制造等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难题。全省取得科技成果227项,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44.7%。尤为可喜的是,超重型数控加工机床研制成功,填补了国内空白;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天峻发现“可燃冰”列入国家地勘十大科技成果;盐湖提锂和铬铁生产取得重要进展,产业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省上下深入实施科教兴省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的结果,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奋发有为、勇攀科技高峰的结果。

    骆惠宁强调,当前,青海省正处于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奋力实现“四个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还面临玉树灾后重建的艰巨任务。面对汹涌澎湃的科技革命浪潮,面对区域间争先发展的竞争态势,我们要深刻认识科技创新的重大意义,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进一步把科技创新摆在青海省发展战略的核心地位,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充分发挥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对玉树灾后重建的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由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我们要积极探索开放式的科技创新之路,树立世界眼光,扩大交流合作,整合国内外科技资源和青海省特色优势,通过多方面协作,努力实现更高层次、更高起点上的自主创新、合作创新、集成创新。我们要牢牢把握科技创新的重点领域,在矿产资源勘查开发、新材料、新能源、企业技术改造、特色农牧业、生物资源开发、节能降耗、生态建设等方面,着力攻克一批关键技术,带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在玉树灾后重建中着力推广应用清洁能源、节能环保材料等现代技术成果,使玉树重建为应对世界气候变化做出积极贡献。我们要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培育具有科技优势的市场主体和产业集群,积极发展创新型企业和公共科技创新平台,加速科技成果向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竞争优势转化。

    骆惠宁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我们要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尊重科技人才成长和队伍建设规律,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重视人才、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政策举措,进一步创造有利于人才生活、工作、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努力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技队伍,为科技进步与创新提供智力保障。他强调,时代呼唤科技创新,发展亟需科技支撑。让我们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开创科技事业发展的新局面,为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做出新的贡献。

    据了解,2009年青海省重大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空缺。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的勘探与开发等19项成果荣获科学技术进步奖,主要分布在生态环保、交通建筑、农牧业、制造业、水电、有色金属、医药卫生等领域。这些成果不仅有较高的科学价值,而且已经得到了较大范围的推广和应用,并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

 
 
 相关链接
· 首届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创新奖18日在京揭晓
· 天津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构筑自主创新高地
· 北京市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 郭金龙出席并讲话
 图片图表
 栏目推荐
领导活动 人事任免 网上直播 在线访谈 政务要闻 执法监管
最新文件 法律法规 央企在线 新闻发布 应急管理 服务信息